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与新经济融合发展
时间:2022-09-20 09:16:48 作者:汪来喜 来源:农民日报
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新经济”是以数字、数据为基本要素,以信息为主导,以技术创新及应用为内核,以网络为平台实现互联互动,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当前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尤其需要理解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方位。
正确认识新经济时代的四方面特征
新经济时代是广义生产力协整的产物。随着上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信息量、信息传播和处理的速度、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也使得生产力从狭义生产力扩展到广义生产力。广义生产力是包含并超越狭义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概念,是生产力协整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业互联网、平台经济是广义生产力的代表形式,当下的数字经济是广义生产力发展的最新形式。
新经济时代有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新结构。新基础设施是各类超级网络平台成为社会的新基础设施;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具有资源充裕、可无限复制的特点;形成新结构是新经济的价值链各个环节交互协同、跨界融合、产业整合,不同于传统经济三产界限清晰划分的特点。
新经济时代呈现快速变化特征。新经济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可以在互联网上,对新的想法、技术、模式进行快速试错和迭代,在迭代演化中完善强大。当前这种演化不仅没有停止的趋势,还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快速涌现的新思想、产品、模式、技术、信息,对产业和产品的发展都产生影响。
新经济时代的产能过剩引发变革。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基于前述快速变革特征,走在前列的企业可以生产具有便捷、低成本价值体验的新产品。这就使得一大批模仿者跟随,引起同质化竞争,倒逼走在前列的企业变革自身商业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等。
新经济时代引发五方面变化
经济形态新变化。传统经济是标准化、规模化、模式化、效率化、层次化生产的形态,而新经济的最大特点是技术进步速度加快,通过新技术运用,将重复机械劳动生产商品的场景改为智能化生产。新经济形态追求网络化、个性化、差异化、速度化,通过信息采集、处理、交换来进行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配置方式多样化,增加商品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增加又提高了商品的价值量,从而相对提高商品价格,增加新经济形态的企业利润,同时提升消费者主权,使消费者能够更好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凸显新经济的价值分享特征。
消费者需求新变化。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新经济”的演化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持续增长且高级化的消费者需求。农业经济时期仅为满足单一的温饱需求,而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大生产模式追求的是丰裕的物质财富生产。数字经济时期,在物质需求被不断满足的条件下,开始出现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趋势。因此,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最大不同,是将人类自我实现需求放置于经济活动的重心,形成以消费者精神需求为核心的价值传导机制。
产业活动新变化。传统经济由于商品供给短缺,着重于以生产活动为中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管理者重点考虑的问题。而新经济是在传统经济发展基础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其中心环节是研发和服务,这是新经济对创新、全球化和资产合理配置的新要求。
产业发展模式新变化。新经济时代由于技术快速发展和网络普及,人们在科技知识获取上基本处于同一地位,这就为创客提供了机会。创客在原有企业发展模式基础上,可对其进行智能化、便捷化改进,形成智能化、便捷化的产业形态,这就使得资源浪费等问题减少。
金融账户资源新变化。旧经济一般以柜台交易为根本,具有可见的售货柜台和收银柜台,是“物理环境”约束下的经济活动。而新经济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使交易和支付都是一个记账活动,人们交易更多在网上完成,形成“平台经济”,接近于“数理环境”下的经济活动。
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与新经济融合发展的五点思考
以新经济提升粮食企业优产高利。新经济发展到目前,最新形式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使得粮食产业数量、质量等信息都比以前更加透明。通过快捷透明的销售网络,能够更好地实现高质量高价格、低质量低价格。这有助于粮食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升商品质量。
以新经济推进粮食产品全面商品化。随着新经济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粮食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借助数字技术打造网上粮店、预约售粮、粮食银行、质量追溯、云端监管、云端协同等创新应用,使粮食产品进入流通的手段更加丰富,使得粮食产品实现了“惊险跳跃”,更快地达到了全面商品化。商品销售快速完成,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绩稳健增长,进而实现粮食行业资源整合、网络贯通和应用贯通,保障全国粮食供需平衡和产业链平稳运转。
以新经济凸显粮食数据要素重要性。农业文明时期土地和劳动是主要生产要素,进入工业文明后,萨伊提出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生产三要素论”,地租、工资和利息分别是三者的价值形式。而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数据作用大为增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在国家层面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相对于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数据要素呈现权属复杂、价值倍增、与其他要素紧密交叉、非稀缺性等特点。当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作用日益重要。粮食产业体系作为经济体系和重要的经济社会组织,也遵循同样规律,必须超前认识数据要素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趋势。
以新经济解决涉粮企业软价值创造问题。新经济时代来临,为粮食传统行业转型创新提供了更多工具和方法,在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年代,如何创造更多软价值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是企业转型和创新的方向。基于新经济时代商品信息的快捷传递,人们对粮食质量更加重视,容易形成“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涉粮企业产品质量越好,越具有品牌效应,附加在产品上的软价值就越多。
以新经济减弱粮食生产周期性危机。一般来说,粮食商品的本期产量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粮食商品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生产者总是根据本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样,本期的价格也就是生产者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而事实上,在每一期,生产者只能按照本期市场价格来出售由预期价格,即上一期价格所决定的产量。这种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的不吻合,造成了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就容易导致粮食生产周期性危机。而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发展使得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进而使粮食需求及粮食供给透明度增加,不像以前由于信息缺乏导致上述蛛网效应,这就有助于粮食生产周期性危机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