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留智庙镇“一村一品”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2-11-02 10:59:52 作者:记者王斌 来源:衡水新闻网
晚秋时节,正是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收获期,景县留智庙镇南万庄村广阔的田野里有一大批晚熟甘薯迎来丰收,成为秋日里一道别样风景。
从过去的春种秋收,到现在一年四季收获不断,该镇先后培育出一批特色种植区。随着“一村一品”的持续推进,各村更加注重融合发展,不断延长产业化链条,为乡村振兴绘就出一幅新画卷。
时下,在该镇东营村的农田里,大片整齐划一的蔬菜拱棚连绵起伏,棚内的茼蒿、菠菜、油麦郁郁葱葱,村民们正有序开展蔬菜管护。“我们在这儿种了700亩的拱棚蔬菜,每亩产量达到4000余斤!”东营村党支部书记彭朋笑着说,别看蔬菜种得多,但他们不愁销路,每当蔬菜收获期,外地客商过来收菜,每亩纯收益能超过8000元。
过去,东营村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低效粮食作物为主,收入较低。为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该村按照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思路,选准产业调结构,带领村民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同时他们主动对接收购商,拓宽销售渠道,让农户不愁销路,走上了小康路。截至目前,该村已发展冷暖棚30个,拱棚600余亩,年产值超过600万元。
和东营村一样,东王家村通过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也搭上了“致富快车”。“俺们村的桃果实大、果肉厚、肉质细腻,深受市场青睐。”东王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厚忠介绍,现在全村桃树种植面积有600余亩,一年产量达到2400多吨,平均每公斤价格能卖到6元左右,最贵的品种能卖到16元,主要发往北京、上海等地。
近年来,该村在镇党委、镇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与河北瑞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支部+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俺这是一块地得到了两份收入,一份是俺的工资,另一份是土地流转金,确实比以前自己种地强太多了。”正在地里开展果树护理的村民王厚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了更好地发展鲜桃产业,近年来,东王家村紧紧围绕推进产业兴旺和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果农科学管理和生物防治技术,以有机肥替代化肥为主,保证桃子绿色无公害标准,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南万庄村的甘薯、南梁庄村的桃、西王家村的梨、东营村的蔬菜……无论是引导特色产业集群,还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无不昭示着特色种植已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截至目前,该镇已形成东北部以林木、果树为主的苗木果品区,东南部以绿叶类蔬菜为主的蔬菜种植区,西北部以高粱、谷子为主的杂粮种植区,西南部以甘薯种植为主的甘薯种植区和以蛋鸡、生猪为主的畜牧养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