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杨屯村:油菜花开幸福来
时间:2022-12-12 17:20:55 作者:本报记者 段文雅 来源:衡水新闻网
日前,安平县杨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3万亩油菜田里,墨绿的油菜叶趴在地上,仿佛不耐严寒。“这是耐寒耐旱型油菜,明年一开春就能发新芽。”杨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影说。
叶片发蔫,根部却正酝酿萌发的力量。来年4月,这里将成为金黄花海,点染扮靓村庄,也为村民酿造出甜蜜的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油菜就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能酿蜜、制花茶、榨油。这几年,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村民刘万吉说,最近一段时间,村里每天一早通过“大喇叭”播报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伙儿听了,心里亮堂,干劲更足,要让油菜“致富花”越开越盛。
油菜已在杨屯村扎根开花6年。2016年,村党支部结合地下水压采治理探索推广油菜种植,在全县率先注册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天来农业种植有限公司。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指导,以杨屯村为点,辐射带动周边前庄村、郭屯村等7个村种植耐寒型油菜,统一耕种、销售,把“共同富裕”的希望播撒在黄土地上。
油菜花开幸福来。
每到春天,杨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花开如锦,美得像童话。安平县以花为媒,连续举办6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杨屯赏花游声名鹊起。村党支部抢抓机遇,建民宿、动植物科普园、花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研学游。2021年,杨屯万亩花海景区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不少村民在景区卖起了特色小食,收入不断增加。
不仅如此,杨屯村党支部围绕一棵油菜大做文章,深挖油菜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形成了油菜花茶、油菜花蜜、油菜籽油等产品聚合体,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目前,示范区可年产千余吨菜籽油。仅榨油1项,村民亩均收入600元左右。加上地下水补贴,每亩地可以收入1000元左右。”刘影说。
跟随刘影的脚步,来到村里新建的脱水蔬菜流水线前,鲜嫩嫩的蔬菜从被倒进清洗池开始,便进入了一整套生产流程,去泥、切割、烘干、精拣、包装……
这是今年收秋后杨屯村新上的一条脱水蔬菜流水线,日均加工鲜菜70—80吨,生产干菜8吨左右。目前,杨屯村已与相关企业签订收购合同,从武邑县、阜城县、桃城区收购新鲜蔬菜,制成脱水蔬菜后出售,增加了集体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明年我们打算再上一条流水线。”刘影说。油菜秋季播种,当年萌发生长。冬天只要根部不冻坏,第二年春天还能长出新叶,开花打籽。新上的流水线,能抢在上冻前,把当年长出的菜叶和嫩茎加工成脱水油菜,又是一个进项。
种下的油菜,每年麦收前就可收获,其余时间地块怎么用?村民们种植高粱、谷子、玉米等节水作物,做到粮油兼顾,努力守好“粮袋子”。
目前虽值冬天,杨屯村仍旧生机勃勃,大街小巷十分整洁。村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安定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给农村未来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刘影表示,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以科技创新抓好油菜的全价值链发掘和全产业链开发,实现“油更好、花更美、地更肥、农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