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时间:2023-01-05 10:38:39 作者:记者段文雅 来源:衡水新闻网
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既关乎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水平,又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色。2022年,我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44.25亿公斤以上,创历史新高;全年蔬菜产量367.7万吨;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化养殖场15个,新增奶牛存栏8000头,新增液态奶加工能力18万吨。
农业稳,天下安。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河北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圆满完成年度各项重点任务,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明显提升。去年以来,我市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优质蔬菜、杂粮、油料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深化“果蔬进京”行动,积极吸引北京新发地单品销售大王来衡建设绿色果蔬基地,新发展优质果蔬基地1.2万亩,销售量1.39万吨,实现销售额1.4亿元。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纳入监管平台的规模经营主体达到1000家;抽检农畜产品6679批次,合格率达到99.9%。发展方式更可持续,争取季节性休耕项目69万亩、旱作雨养项目51.12万亩,总面积全省第一,已全部落实到地块。化肥农药保持零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85%以上。1001个脱贫村共培育发展农业特色品种1325个,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全覆盖。2022年度全市脱贫人口人均产业项目收入达到8175.38元,较上年增长12.13%,超额完成年度增收10%以上的目标任务。
农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性作用,建设33个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创建7个省级创新驿站,全市省级创新驿站达到27个。示范引进推广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优良品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故城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棉花制种大县,衡水志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康宏牧业有限公司被评定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育种水平居全省前列。同时,我市稳步提高农机化水平,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7亿元,受益户数4094户,补贴机具4993台(套)。武强县、故城县、景县3个县获得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2%。
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去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100%,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68.44%;采取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打造省乡村产业发展示范村、乡村旅游民宿示范村、增减挂钩集约用地示范村等“三个一百”典型43个。我市还坚持把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全市共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000多家,依法登记农民合作社13920家、家庭农场12206家,居全省前列。国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分别新增10家、51家,累计分别达到48家、224家,分别列全省第四、第二;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