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乡村幸福路 铺就振兴快车道
时间:2023-02-20 11:04:20 作者:王天祥 来源:衡水新闻网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农村公路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设施,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更好地提升农村交通出行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2022年,我市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为二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一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大力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和管养水平,增强农村路网供给能力和服务效能。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445.2公里,占全年目标的123%;危桥改造10座,占全年目标的167%;完成投资6.3亿元,占全年目标的114.5%。各项提升改造任务已全部超额完成。
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稳步推进
去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列为民生实事后,市交通运输局建立起了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民生项目顺利实施,全市各级路长设置率达100%,其中县级总路长共11名,县级路长总共11名,乡级路长共114名,村级路长共4992名。县级路长办公室共计11个,乡级路长办公室共114个。县乡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其中明确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共11个,明确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共114个;县、乡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比例达到100%,基本上满足我市农村公路管养需求。
去年,我市争取日常养护县级配套资金共计2541万元,全年养护工程投资达到6093万元,罩面291167平方米,路基路面养护改造26537.54立方米,大修73784平方米、标志1325块、标线170249延米。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让“智慧”系统为农村公路养护插上“科技翅膀”。阜城县、冀州区于2020年被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县”。阜城县试点主题为“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截至目前,农村公路信息化平台主屏已建设完成,重点路段、交叉口摄像头安装调试完成,农村公路管养手机APP已设计完成,农村公路信息化平台与重点路口摄像头及手机APP对接已完成,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及路长的培训工作已完成。冀州区试点主题为“创新养护模式”。截至目前,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已经全部实现市场化运作,年度养护任务已经完成。
路况自动化检测超标准完成
过去,农村公路路况检测主要依靠人工目测和手工丈量的传统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的应用,路况指标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高。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工作的通知》(冀交公〔2022〕106号)的要求,我市农村公路12478.125公里,完成自动化检测里程6571公里,全市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比例已达53%,远超40%的省定任务目标。
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产工作
为做好农村公路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通行安全,2022年3月至4月,我市开展了2022年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共排查出临水、急弯陡坡、穿村路段等隐患74处,四五类桥梁31座,其中县道桥梁2座,乡道桥梁20座,村道桥梁9座。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切实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扎实开展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县级交通和公安部门联合成立县级工作组,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事故多发路段清单,制定实施方案,共确定26处事故隐患路段。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共完成“千灯万带”交通安全设施安装工程100处,治理事故隐患路段21处。
示范创建工作成果丰硕
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美。2022年8月,我市组织开展市级美丽农村路创建活动,12条共计132.939公里农村公路被命名为2022年度市级“美丽农村路”。
2022年12月,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联合公布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创建名单,我市取得优异成绩。武强县、深州市以全省第一、第二名的佳绩被评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示范县;故城县建国镇等13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示范乡镇,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武邑县四里屯—苏义等78.171公里农村公路被命名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
我市在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考核中屡次取得好成绩,2022年一季度,“四好农村路”建设并列全省第三,4月份并列全省第一,5月份并列全省第二,上半年并列全省第三,7月份并列全省第一,8月份、三季度并列全省第三。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对2023年项目进行规划,争取尽快实施。将按照《河北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要求,继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积极作用,为全市广大农村群众致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