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霞口镇“3322”工作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2023-05-24 09:45:30 作者:苗凤强、王宁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近年来,阜城县霞口镇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紧紧扛在肩上,借鉴刘老人村“3322”工作法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在全镇进行推广,汇聚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以点扩面,实现“全覆盖”。“3322”工作法,即三制(正职攻坚制、党员联户制、每天议事制);三定(定岗位职责、定服务对象、定奖惩措施);两监督(自我监督、村民监督);两教育(党员党性教育、村民“六好”教育)。其核心在服务,本质在为民。刘老人村因此获得省级、国家级荣誉达10多项,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红旗村、生态旅游村、全国文明村。霞口镇在全镇推广“3322”工作法,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该镇先后召开全镇“3322”工作法引领乡村治理动员大会,印发《关于在全镇推行“3322”工作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56个村制定了流程图,采取刘老人村原党支部书记刘连山同志现身说法,机关干部入村进行宣讲、督战等方式,在全镇56个村复制推广,使之成为乡村治理的“总抓手”和“方向盘”。
扭住重点,促进“真落实”。“3322”工作法贵在正职位上有担子,党员肩上有责任,群众身上有任务。人人都是参与者、战斗者、监督者,汇聚起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每年年初,该镇组织包片干部深入所包村,协助村“两委”,将“三制、三定、两监督、两教育”,全部落实到人头,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上墙予以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村“两委”借助议事会之机,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互提意见,看各自履职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强化工作落实、责任落实、目标落实,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思想自觉,一种行为自觉,促进村内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乡村有效治理的坚实基础。
强化考核,确保“高质量”。该镇出台了《“3322”工作法引领乡村治理考核办法》,采取“六步工作法”即:真督——镇主要领导不定期深入村,实地督促工作落实情况;实查——镇党建办定期组织专门人员对党员干部群众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实地查看;观摩——镇党委结合工作重点,定期组织开展重项工作观摩拉练;晾晒——镇党建办每月汇总各村“两委”工作进展及问题,晾晒成绩;述职——每季召开一次党组织书记述职会;测评——每月组织群众对党员履职进行测评等,每月一排名、一通报,让每名干部有压力,每位党员有责任,广大群众有义务,形成人人尽责、人人监督、干部勤政、村民和谐的乡村有效治理良好格局。
“3322”工作法的全面推行和有效实施,形成了今天的“霞口精神(干部敢担当)”、“霞口情怀(党员群众一家亲)”和“霞口习惯(群众监督干部)”,鸭梨主导产业凸显,发展半夏、水果萝卜等特色产业,打造了张华雨村等8个村的大运河党建综合试验区,全镇56个村村风民风正、村容村貌新,一幅梨乡新画卷正悄然呈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