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全国老兵宣讲团“传承红色基因·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巡回宣讲报告会(四川站)现场,来自山东省德州市的“90后”李洋,分享了自己依靠直播电商以青年力量振兴乡村,开展公益助学,帮助困难群体,以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爱心传递的故事,收获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李洋是德州市宁津县相衙镇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从“地摊书记”到如今的“直播带货达人”,不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不忘“兵之初”,当好“兵支书”便是他们这个群体的生动写照。德州市副市长邵浩浩告诉记者,近年来,德州市积极探索“兵支书”培养使用新路径,用活用好乡村退役军人资源,全市946名“兵支书”脱下一身戎装、不忘军人本色,以敢打硬仗的决心、敢打必胜的血性,奔跑于阡陌纵横的田野间,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再立新功。
选好“兵支书”,配强“领头雁”
1995年,刚从部队退役的杨廷坚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会与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牵扯上联系,那时的他拿着从部队考下来的驾驶证,投身于运输行业。
20多年前的德州市禹城市辛店镇刘景吴村,“贫穷”一度成为这个村庄的代名词,柴火堆、牛粪堆堆满了原本就不宽敞的土路,“进出村都得S形绕圈走”。正是在这样一个窘境下,刘景吴村的前任党支部书记于2000年卸任后,村里竟没有一个人敢接这块“烫手的山芋”。
2002年,在老党支部书记的举荐下,杨廷坚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我也纠结过要不要接这个差,毕竟当时村里的形势的确不大好,但我对自己的家乡是有感情的,就想着多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杨廷坚说。
而这个“临危受命”的差事,杨廷坚一干就是20多年。
在组建好村“两委”后,杨廷坚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先后带领村民打机井9眼,修建800米柏油路,沿河架设了高压线路1600米。借助美丽乡村建设,2019年杨廷坚着手改善村容村貌,将整理出来的51亩村内闲散地种植上2000棵绿化树,将坑塘改建成鱼塘,发展水产鱼混养。
2020年,在杨廷坚的带领下,村内成立了合作社,将流转出来的400亩地种植牧草,全年可生产2000吨牧草用于供应周边的奶牛牧场,再加之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村集体由原来的负债到现在年收入20万元,之前的“贫穷村”可谓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刘景吴村的改变,足见选好“兵支书”的重要性。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周亮介绍,近年来德州市通过组织找、系统筛、群众荐等方式,建立全市优秀退役军人人才库,将讲政治、讲奉献、讲团结,有组织能力、敢于担当、群众信任的退役军人作为村(社区)“两委”人选向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推荐,并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做好考察工作,把好品行关、能力关、勤政关、廉政关,让更多优秀的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走在乡村治理最前线,当好群众脱贫致富“领头雁”。
育好“兵支书”,赋予新动能
作为平原县前曹镇自然村姚屯村党支部书记和行政村惠和新村的党总支书记,王震对“摸爬滚打”一词的感受颇深。2001年,王震应征入伍,后于2018年转业至平原县交通运输局,直至2020年4月,伴随着组织部遴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号角吹响,从军16载的王震毅然决定放弃在交通局相对安逸的生活,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热潮中。
作为一名部队转业军人,王震的基层工作经验几乎为零。但军人骨子里不肯轻易服输的劲头涌了上来,王震跑到图书馆,翻阅大量与农业农村相关的书籍,以书本为老师,学习与农村有关的政策法规。光是理论知识显然是不够的,王震又跑去向邻村的书记和村里的干部“取经”,请教农村工作经验。
从“一窍不通”到成为“土专家”,王震经过不懈努力顺利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2020年初,在王震的带领下,全村5000平方米胡同全部硬化,并为90岁的朱玉兰老人争取了危房改造。2021年,王震积极协调上级,为村内铺设柏油路800余米,并在年底修建了泵站,解决了姚屯村村民几代没电浇地的问题。
为加强“兵支书”的实践能力,解决部分“兵支书”缺乏基层经验的困扰,德州市积极配合组织部门抓源头培育,根据“兵支书”个人特点和发展需要,联合人才培训机构,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开办“兵支书”培训班,常态组织参观见学和研讨交流,从源头抓好重点“孵化”。同时分期分批选派“兵支书”到基层工作突出的“领头雁”有关县市区,进行跟岗实训,通过先进典型面对面带、手把手教,有效提升“兵支书”的实践能力。
管好“兵支书”,系牢“考核绳”
选好、育好“兵支书”,也要管好“兵支书”。在德州市齐河县,县里制定出台农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1+7”制度,包含职务任免、待遇保障、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监督考核、后备队伍建设6个方面28项管理规定,实现从进入到退出、从培养到选拔、从使用到考核的全过程、全方位规范管理。同时,推行农村党组织书记千分制量化考核办法,明确以党的建设、民生事业、和谐稳定为三大主线的14项具体考核指标,确保考准考实,并在年中、年底进行两次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晋升星级、发放绩效补贴及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
在齐河县严格的制度管理和绩效考核下,一大批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兵支书”涌现出来,齐河县胡官屯镇富足店村的张明栋就是其中一位。1989年在河南洛阳服役6年的张明栋光荣退伍,怀揣着满腔热血回到家乡,投身于乡村振兴工作一线。
起初,张明栋只是一名生产小队的组长,但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踏踏实实地为村里的百姓干实事。2021年,张明栋凭借出众的工作能力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与支持,成功当选为富足店村党支部书记。
铺水泥路、修路灯、种绿植、建休闲广场、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翻建住房……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张明栋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实施,让富足店村真正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
带着“品牌引领”的意识,张明栋与齐河县属国有企业旗舰集团达成了合作,建立了齐河县第一个以传统酿造业为依托、以古酿为核心理念的“富足古酿小镇”品牌,围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完善,打造集酿造、生产、种植、养殖、餐饮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小镇年接待游客两万人次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利税600万元,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就业。
“其实村里的事情没什么复杂的,多为村里引进产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村民争取应得的利益,村民生活过好了,你为他们做的,他们都心里有数。”张明栋说。
用好“兵支书”,建功新时代
现如今走进德州龙飞塑编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新扩建好的5000平方米的车间与仓库,生产车间里,经过上料、拉丝、编制等6道工序,一个个编织袋被生产出来,员工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相信,这曾是一个因经营不善、一度停产的村属企业。而让这一切起死回生的“幕后推手”正是德州市德城区运河街道李庄村党支部书记白如森。
1986年,在北京卫戍区某部服役3年的白如森选择回归家乡,在一家乡办企业担任车间主任。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吹遍中国大地,白如森发现要想摆脱贫穷,必须响应国家,改革创新。因此,他毅然决然辞去村里人眼中羡慕的工作,准备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自主创业期间,白如森先后经营过建材生意、煤炭生意、加油站生意,均由小到大、由大到强。而他的经营才能,也引起了德州市黑马集团领导的关注,经多次协商,他出任了黑马集团副总经理的职位。
小有成就后的白如森却在每次回到自己家乡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彼时的李庄村还是像他小时候一样贫穷,童年时一家六口人挤在一处土坯房里生活的场景时不时涌现在白如森的脑海中。
是继续自己个人的辉煌,还是带领全村人一起走致富之路?白如森一度陷入纠结之中,毕竟年薪20多万元的黑马集团副总经理位置和村里2000元的薪酬待遇做比较,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道理,白如森明白,也在深思熟虑后作出了选择。“光自己富不行啊,也得把村里的百姓们往上‘拽拽’。”白如森说。
2018年,白如森高票当选为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新官上任,白如森开始“两手抓”。一抓村委会班子建设问题,把村委成员的思想统一到“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把李庄村建成富裕新村庄”上来,将村委会班子打造成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堡垒团队。二抓产业,盘活村办企业龙飞塑编厂,追收恶意欠款,清理积压的库存产品。白如森亲力亲为,多次与恒升集团的主管领导沟通交谈,最终为李庄村拿下共计100万吨的尿素编织袋生产份额和包装车间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截至2021年,李庄村已有6家村属企业,村集体经济共实现盈利800多万元。
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国琦介绍,在基层党建方面,不断从退役军人中培塑优秀人才,并充实到村(社区)基层组织,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提升;在脱贫攻坚方面,支持、帮助“兵支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创业带富、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待好“兵支书”,激发新作为
2021年10月,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等七部门单位出台《关于鼓励支持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建功立业的若干措施》,共计20条“干货”扶持措施,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助力德州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临邑县德平镇崇德新村党支部书记吴长刚于2020、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担当作为好书记”的光荣称号,并于2020年7月被评选为“临邑县最美退役军人”。提起自己5年当兵、5年“兵支书”的经历,吴长刚颇有一番体会:“五年的军旅生涯教会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这对我后来在村里开展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的艰辛只有吴长刚自己知道。2018年刚上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吴长刚被村里人称为“娃娃书记”,村里人不认为也不信任吴长刚能主持好村里的工作,那段时间他受到了很多来自村民的质疑与不理解。
如何继续开展工作?吴长刚选择了循序渐进的方法,既然村民不相信自己,那就先做出点实事表表自己的诚意。修通全村长达一公里的环村水泥路、种植绿化苗木2000余株、安装路灯35盏、修缮下水道、挖掘灌溉蓄水池……一系列人居环境的整治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同时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吴长刚趁热打铁,与村“两委”商议探索,改变传统思维,成立特色农业种植合作社,并带领党员干部多方考察,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终于在2020年高标准打造了德州市首家“平欧杂交大榛子种植示范园”,截至目前,合作社实现收入7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46万元。
“为退役军人、为‘兵支书’服务是我们的天职。”德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樊德举告诉记者,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激励“兵支书”干事创业,德州市定期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兵支书”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就业之星”“创业之星”选树表扬活动,优秀的推荐参与评选“担当作为好书记(好干部)”“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通过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广大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中有担当、有作为、有荣誉、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