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成效明显
时间:2023-08-24 08:36:03 作者:王跃先、孙玉霞 来源:河北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自然资源厅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履行“两统一”职责(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省自然资源厅科学划定河北省“三区三线”,2022年10月14日划定成果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并启用,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达到国家控制数量,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应划尽划,城镇开发边界达到国家规划系数要求。同时,初步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三区三线”的基础上,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的空间保障水平,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报国家审批。2022年12月,省自然资源厅编制印发《河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提出以生态修复重点区域为指引,布局8个生态修复重点工程、1个生态廊道重点工程和1个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到2035年,全省林草、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综合治理沙化土地1.2万平方千米,退化草原治理面积达到2700平方千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不低于75%,湿地保护率不低于44%,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得到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全面建成。
坚持保护优先,强化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
坚决扛起耕地保护重大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建立“田长制”,河北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机制,实现耕地保护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严格新增补充耕地核实认定,确保补充耕地真实可靠。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2018年以来,全省完成补充耕地141万亩,为确保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推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提升,圆满完成“十三五”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下降20%目标任务,全省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由2012年的每公顷3358万元提升到2022年的每公顷7625万元。2018年以来,全省共盘活批而未供土地97.9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11.72万亩。同时,积极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全省海水淡化产能达到39万吨/日,居全国第3位,产能较2020年增加7.5万吨/日,海水淡化水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有力缓解河北及周边地区地面沉降,助力保障水资源安全。
坚持综合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省自然资源厅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综合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矿山修复、草原修复、湿地修复、海洋修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成功申报3批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60亿元,有力推进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7625万亩,草原修复治理531万亩,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9个设区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功创建85个省级森林城市、1476个省级以上森林乡村。建成国家湿地公园22处、省级湿地公园36处。全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由过去的530种增加到605种。同时,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升。大力实施“蓝色海湾”整治、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修复海岸线61公里、滨海湿地2069公顷,涌现出秦皇岛市七里海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沧州南大港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等一批典型案例。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和荒漠化防治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坚持法制保障,不断完善生态建设法制体系
近年来,河北先后制定修订一系列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生态建设法制体系。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河北高质量完成《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修订并施行,突出征收规范和补偿到位,明确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并对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审批、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听证、补偿安置方案和协议、公告、费用落实及监督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在湿地保护方面,河北颁布实施《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按照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将湿地分为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并由湿地保护名录予以确定,使河北省湿地保护有了法律支撑。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河北制定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办法》,明晰社会资本参与内容、方式、程序,畅通投资渠道,鼓励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等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拓宽了生态修复资金渠道。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自然资源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责部门之一。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各项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重要举措,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