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种地新希望
时间:2023-08-30 09:31:54 作者:金莉莉 李辉 来源:衡水新闻网
7月底以来,我市遭受暴雨袭击,多地受灾。深州市大屯镇孤城村成方连片的玉米却郁郁葱葱、长势正旺。
连日来,孤城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用3架无人机,给全村玉米地喷施药剂,用7台水泵不间断抽吸农田积水。8月29日,72岁的村民吴东海说:“这在以前,接连下这么多天大雨,庄稼早在地里泡烂了。”村党支部书记田国良说:“面对天灾,有党支部的坚强领导,有合作社正确应对,及时将损失降到最低。俺们有信心夺取秋粮丰收。”
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服务组织+农户”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土地托管”助力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的新路子。
调思路 蹚新路
党建引领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10年前,孤城村“两委”就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捞金”,农村“空心化”、土地“碎片化”、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为突破农业发展这一瓶颈制约,2014年5月,田国良带领村“两委”经多次商讨研究,成立了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为了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合作社重新修订了章程,产生了由村党支部引领、村“两委”成员和农户入股的新一届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化开始在村里全面推开。
合作社民主管理、社务公开,实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董事会负责合作社的经营决策。监事会检查监督合作社的经营和财务活动。从土地承包权入社的农户中,选举11名社员代表,从社员代表中选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通过社员代表大会决定合作社经营方针、生产计划等事项。
村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宣传土地托管政策优势,彻底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让大家相信土地托管服务可以成为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的法宝。
村集体75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年底有10万元左右的收益。目前,合作社托管了2000余亩土地,解除了高龄农户、残疾人员、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合作社流转土地1500余亩,随着粮食价格的浮动,每亩保底流转费从600元提高到了1000元,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大大降低了种地风险。
专业赋能 科技助力
大田作物种出好“钱”景
合作社有联合收割机、农用大拖拉机、整地机、播种机等各种大型农机具。村民高永泽说:“俺村90%的青壮年在外打工,只剩下一些老人。合作社就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即使青壮年全在村里,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也不适应农业的发展趋势。”
大粮仓里,3台装载机轰鸣作响,300多万公斤粮食堆积如山,将被分批运送外销。合作社托管、流转田地收获的粮食统一集中在这里存储。
田国良说,合作社将原来各家的零散土地合并起来规模化种植,常年与中化集团、河北盈亿种业科技公司、马兰农场等大型农业组织合作,通过统一选取优良品种、统一合理配方施肥、统一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在生产经营中全面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不仅能保证粮食种植面积,极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还能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
专业赋能、科技助力,让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田国良说,合作社联系省市农业专家常年来田间地头讲课,提供跟踪服务。很多难倒种地“老把式”的问题对合作社来说都成了“小菜一碟”。合作社给村民提供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一条龙”服务,被亲切地称为“田保姆”。
55岁的村民高桂梅,患有严重疾病,丈夫去世,两个女儿外嫁,家里有18亩地。她说:“以前,种子、化肥、农药都得自己采购,播种、植保、收获都得靠自己。这些活,俺根本干不了。自从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从种到收再到销,都不用管了,省心省力不说,每年每亩还能多收500至800元。”
农民富 农村美
乡村振兴路上阔步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孤城村“党建引领、土地托管”的发展模式为村民撑起了“致富伞”,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目前,全村有270户村民通过托管、流转土地增加了收入。两年前,66岁的村民刘建林将自家18亩地流转给合作社,当起“甩手掌柜”,日子越过越滋润。“每年光土地流转费就有18000多元。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挣工资80元,一年两万多元工资揣进腰包。俺可知足了。”刘建林掰着手指头算账,笑得合不拢嘴。
村“两委”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把一个偏僻落后的小乡村打造成村美、民富的模范村。该村投资200多万元修建大型扬水站,铺设900余米水渠、支渠,方便了村民浇地;硬化村路、农路7000余米,安装140多盏太阳能路灯,方便了村民出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仓廪实而知礼节。村民们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多年来,该村没有一户上访,更没人违法乱纪,民风村风明显好转,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孤城村“两委”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通过组建合作社托管、流转土地,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他们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让村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编后:孤城村在村党支部引领下,成立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大幅度降低了种地成本,提高了土地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解决了“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他们初步探索出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致富的途径,代表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他们的做法值得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