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农”墨重彩绘“丰”景
时间:2023-10-13 09:01:59 作者:李金刚、贾献义、徐世民 来源:衡水新闻网
束束酒红,那是棵棵高粱醉人的脸庞;
片片金黄,那是株株谷子在牵手共舞;
层层翠绿,那是红薯秧蔓铺陈的美色;
红、黄、绿,是秋之丰收最美底色。
为打造最美好底色,今年以来,枣强县以东北部现代农业片区和西南部生态农业片区为重点,统筹做好“粮食核心区、节水示范区、特色种植区、结构调整示范区”四大核心区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面开启现代农业强县新征程。
明确“一个布局”,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制定了《枣强县东北部农业隆起带振兴总体规划》《枣强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并绘制了全县种植结构调整布局图,重点实施了“粮食核心区、节水示范区、特色种植区、结构调整示范区”四大核心区建设。把粮食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保证粮食播种面积不减,粮食单产和总产稳中有增,打造粮食核心区53.8万亩,发展高标准农田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6.6万亩,大力推广了小麦“马兰一号”新品种,夏粮产量达到了5.4亿斤;发展节水示范区13.56万亩,其中季节性休耕7万亩,旱作雨养6.56万亩;发展浅埋滴灌6.2万亩;发展特色种植5.06万亩,其中果树1.76万亩,蔬菜1.7万亩,中药材1.6万亩。落实结构调整示范区15万亩,发展高油酸花生3万亩。
强化“四个带动”,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一是示范带动。按照全市“1+1+30”总体布局,重点推动实施2+N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2”是重点建设和光公司高新技术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和时令集团马屯雾耕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N”是统筹推进嘉会镇鑫满园果蔬示范区、新屯镇蟠桃示范区等N个果蔬示范区建设)。二是市场带动。聚焦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重点招引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农业农村局一把手带队多次赴北京、山东、天津、厦门等地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投资1.32亿元的时令集团蔬菜种植暨预制菜加工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和光蔬菜种植项目等多个农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三是主体带动。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新增注册家庭农场17家,达到42家,已推荐上报市级家庭农场8家,正在组织创建省级农场。四是改革带动。创新发展“村党支部引领、村集体合作社托管、金融机构支持、保险公司保障经营、中储粮收购农产品、农业农村局提供技术服务”的“1+5”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1+5”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模式的实施推广,在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目前,村集体经济超10万元的村231个,占比达到了41.8%。
做强“三个支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了《枣强县2023年果蔬产业扶持政策》,对于成方连片自建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等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另外,在金融信贷、用地保障、“两品一标”认证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吸引工商资本向农业投资倾斜,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二是科技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等2个专家团队,建设和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示范基地2个科技示范基地,对接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完成了羊肚菌、大球盖菇等多个食用菌新品种的试验。三是技术指导。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今年以来,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训5期,培训高素质农民400人,跟踪服务1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