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深秋,武陵山脉深山中的十八洞村,叠翠流金,万物呼晴。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探讨脱贫致富出路。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湖南省委、省政府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2020年底,湖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风起十八洞,洞见新“湘”村。
十年后的秋天,驾车沿着十八洞村的柏油公路盘旋而上,崭新的建筑和传统的木屋在车窗外交错闪过,游客们的欢声笑语断续传来,山乡苗寨一派蓬勃朝气。沿山路一侧铺开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9个红色大字在秋日艳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正在向人们昭示着这个山高沟深的村落曾经的历史与如今的新生。十年间,十八洞村从原来鲜有人知的山沟沟,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地标和国家AAAAA级景区。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2年的23505元,村集体经济从空白增长到2022年的380万元。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站在新征程上,湖南如何发扬传承“精准”理念?又怎样把“精准”理念贯彻运用到新阶段,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
恰逢“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出十周年之际,记者深入湖湘各地,探索湖南坚持从广大处着眼、从精微处入手,一笔一画描绘乡村振兴蓝图,一步一印走好乡村振兴道路,一点一滴汇聚乡村振兴力量,精益求精,努力推动千万“湘”村蝶变,把乡村振兴的宏伟愿景变成美好现实的生动实践。
目标精准,一笔一画描绘乡村振兴蓝图
如今的十八洞村,通路、通网、改厕、亮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猕猴桃、山泉水、苗绣、旅游等产业方兴未艾,村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是名副其实的“明星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湖南来说,如何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实施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避免因资源配置不均衡产生新的不公平?
“要紧紧围绕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全体村民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今年8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十八洞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要求,坚持全省一盘棋,正确处理好“点”和“面”、局部与整体、“输血”和“造血”的关系,用心“育树林”,避免“垒大户”,切实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一个村子的蝶变更要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今年,花垣县出台了《花垣县十八洞片区乡村振兴规划(2023-2035年)》,以十八洞村为龙头标杆,引领示范带动周边村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涵养文明新风等,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
事实上,十八洞村也一直在摸索与周边村寨联合发展的有效机制。“2019年9月,十八洞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正式挂牌成立。联合社通过对十八洞油茶、蜂蜜、苗绣等品牌进行统筹运营,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带动地区产业共同发展。”十八洞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副理事长龙金彪说。
如今,十八洞特色产品陈列展销厅成为展示展销十八洞片区乃至花垣县特色农产品的一个窗口。“通过合作机制的创新,把周边优质农产品与十八洞区域公用品牌对接起来,有助于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十八洞村驻村第一书记龙科说。
十个指头有长短。正如不同村寨发展有快有慢,在省级层面,各地实际的发展情况也各有侧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湖南出台了《关于支持十五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跨越发展的意见》,在资金、项目、乡村治理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重点帮扶县加快发展。
湘西龙山县在脱贫攻坚时期曾经是全省深度贫困县,如今成为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在龙山县石牌镇桂英村,中国电信湖南公司驻村工作队依托技术优势,为当地引进了“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通过对村级信息进行统一采集、录入、管控,推动三长制(片长、组长、邻长)、积分制等上网,发挥数字治理效能。“我们还打算给村里打造智慧农业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上传气温、湿度等数据,实现浇灌、施肥、调节温度等自动化操作,帮助当地农业生产降本增效。”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旋说。
除了精准施策推动地区协调发展,湖南还把“精准”从地区延伸到个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此,湖南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质量的指导意见》,对疑似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实行“一户一画像”综合研判,确保应纳尽纳。今年初,邵阳市隆回县荷田乡三合村张代来一家的大病报销自费金额出现较大变动,村干部在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在得知他们一家因儿子生病正面临高额的治疗费用后,村“两委”按照程序将该户从预警户转为监测对象。
与此同时,湖南针对所有农村地区、所有农村户籍人口开展集中排查。截至目前,湖南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8.3万户47.3万人,已消除风险8.8万户22.4万人。
措施精准,一步一印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湖南的大小村落,记者发现,“精准务实”的精神价值始终渗透在人们谋发展、促振兴的思考与行动当中,历久弥新,绵延不绝。
龙山县农车镇汝池社区地处印家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受资源禀赋与政策保护的限制,社区耕地资源少,开发难度大,就像陡峻的地势留不住水一样,村里的经济情况也留不住人。
为了盘活村集体经济,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决定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汝池社区党支部书记全明权告诉记者,经过努力争取和反复申报,今年社区终于获批在保护区的部分缓冲地带开发农旅融合项目。“穷山恶水是我们的发展瓶颈,其实转变一下思路,依山傍水也是我们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全明权说。如今,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与村民团结一心、紧锣密鼓地推进景区建设,计划年底沿道路两旁种下花海、果蔬、林下经济作物等,完善烧烤、露营基地,等明年开春就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
与汝池社区的靠山吃山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龙山县红岩溪镇肖家坪村选择村企联合的发展模式,沿较为低缓的山坡打造广袤连片的生态茶园,发展茶产业与茶旅融合项目。
“村里之前试种过蚕桑、麻等,都不太成功,后来到保靖县等地调研,又请专家检测气候、地形、土壤等条件,发现这里适合种茶,于是在2018年前后引进了湘西黄金茶。”湘西天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明海介绍,2022年,肖家坪村被评为中国“一村一品(黄金茶)”示范村。如今,黄金茶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黄金”。据悉,园区通过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产品营销和园区管理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1.5万余人次,群众劳务收益达30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利益联结等,带动红岩溪镇6个村的村集体增收220余万元。
稳定就业与产业发展同样重要。在花垣县边城镇火焰土安置区,狠抓就业成为驻村工作队的重要帮扶内容之一。驻村第一书记石邦京介绍,目前村里主要从五个方面狠抓就业,包括促进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公益性岗位、办好村帮扶车间、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还有与周边公司、景区、学校、社区等对接就业岗位。单就帮扶车间,就带动安置区30余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实际上火焰土安置区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它距离著名的边城茶峒古镇只有300多米,完全可以借此发展民宿、农家乐等项目,甚至把自身纳入景区的一部分,实现跨越式发展。”说起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与就业抓手,石邦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据了解,湖南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聚焦产业就业,制定《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联农带农机制,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目前,全省51个脱贫县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23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7.9万家;现有就业帮扶车间6549家,就业帮扶基地1406家,共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0.5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达248.96万人。
精诚团结,一点一滴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勤致富,俭养家。少排场,不浪费。邻里间,和为贵……”在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洞美村,村规民约被编成了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如今,在洞美村,村规民约已不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化作一股精诚团结的力量,推动村民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乡。
“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洞美村村庄提升改造行动,这次行动真正激发了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洞美村党支部书记宋盛唐介绍,这次村庄提升改造行动由永州市和江永县进行统筹规划,县里下拨部分材料资金,其余由村民们自行出资出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宜居宜游的和美乡村。
为此,村里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和建设志愿队,分别管理资金使用和出工出劳情况。“自己的家乡自己建设,这样一来,村民对建设家乡更上心,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着解决。”宋盛唐说。
在江永县粗石江镇城下村,村民周长春正在改造自家的小菜园。“这些材料有的是从村里拆掉的空心房那里拿过来的,一来节省点儿资金,二来也是废物利用,还能保留一点古朴的味道。”周长春说。据介绍,目前村里也成立了乡村振兴理事会,统筹建设资金和用工情况,无论是公共区域还是自家小园,村民们互相帮忙、共同出力,建设美丽家乡。
近年来,江永县立足县情实际,探索推行“三精三微”工作举措,完善农民参与机制,激发农民参与意愿。所谓“三精三微”,是指“内容精细、施策精准、成果精致”的工作要求和“微建设、微改造、微整治”的工作内容。“把工作落实到细微处,一来更贴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毕竟乡村的资源要素相对有限,因此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花小钱办好事;二来更能彰显村民的主体地位,从自家事、身边事入手,能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还能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江永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文强说。
除了村民之间的团结合作,村与村、乡镇与乡镇甚至省与省之间的抱团发展,也正发生在湖湘大地之上。
花垣县边城镇地处湘、渝、黔三省交界处,山岭环绕,沅江支流清水江穿城而过,水汽充盈。依托独特的地形和气候,边城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脐橙,如今脐橙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年平均产量达到600万-700万斤。
“边城镇和平村连同附近的大塘坪村、大木树村是脐橙主要种植区。目前我们正在合作建设集洗果、选果、冷藏于一体的产业项目,希望以此提高议价能力,切实增加果农的收入。”和平村党支部书记曾华说。
不仅如此,目前花垣县边城镇、保靖县毛沟镇、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溶镇等正在大力推进柑橘种植边区抱团式发展,共同打造品牌、谋划销路、筹建冷藏库,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形成合力。
除了产业合作,湘渝黔边区还推出了边区协作“六联”机制,包括组织联学、治安联防、部门联合、矛盾联调、平安联创、活动联办,共同维护边区和谐稳定。“在警务联动协作机制下,三地对边界实行治安共巡、信息共享、案件共查,近年来共办理跨省案件54件。此外,我们还协作开展‘锰三角’污染治理,加大矿业环境整治,强化源头防控,共同守护好绿水青山。”边城镇副镇长彭涛说。
目标精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措施精准锚定产业与就业“两个关键”,精诚团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精准扶贫”到精益求精,十年蝶变,湖南始终抓牢抓好“精准”二字,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创新发扬和实践“精准”的时代内涵与精神价值,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大文章上增添了“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