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网格实现“精”治理
时间:2023-11-08 10:40:57 作者:王斌 来源:农民日报
网格化是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机制创新,是推动城乡社会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的有效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近年来,北京市平谷区创新探索微网格治理新模式,搭建起覆盖18个镇街、320个村社区、19.7万户、45.7万居民的3170个微网格的工作体系,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每户家庭、每个角落,推动农村社会治理更精准、更有效。
党的领导是强化微网格治理的根本保障。网格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基层治理方方面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至关重要。要引领治理方向。以党建引领谋全局、抓统筹、强保障、促落实,自上而下推动,齐抓共管乡镇街道、村社区。平谷区出台《微网格工作指引》《网格员工作手册》等指导文件,将政策文件转化为可实操、可量化、可考核的工具书、任务册,加大微网格工作在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全面从严治党考核权重。引领治理主体。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是新时代社会治理主体的基本特征。为此,应赋予网格员更多管理权限,将党员、村居民代表等有生力量以及协管员编入网格,挖掘党员、志愿者等骨干力量,推动党员担任网格员,将优秀网格员发展为党员,强化党组织把关定向作用。要引领治理效能。持续向微网格赋能,在强化家医、民警入网格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消防、养老、助残、统计等职能入网驻格,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中来,让微网格“链接统管”,形成村域基础信息联采、安全隐患联排、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寻、特殊人群联扶、治安防范联巡、防范教育联宣的良好工作局面,实现基层治理“末端兜底”向“源头治理”转变。
精细化和精准化是确保微网格治理效能的核心关键。网格治理的本质是服务群众,探索“注重服务而不仅仅是管控、注重治理而不仅仅是管理”的网格化治理新路径,做实网格服务属性。要夯实基础底座。欲筑事者,先治其基。微网格是基层治理通用底座,要考虑怎样把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合理纳入治理体系的建构中,采取切合实际、规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综合地域面积、人口分布、管理幅度、力量配置等因素,确保每一寸土地、每一户群众、每一家企业无盲区、无遗漏。要强化工作队伍。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充分调动“人”这一最为活跃的要素。拓宽各类群体参与治理渠道,将党员、协管员、物业人员等格内人员统筹起来,为每一个网格配备政治强、业务精、人缘好的专职化网格员,推动政法干警、家庭医生等“格”外力量“入网驻格”,主动亮身份、做表率,提供有力支撑。要持续赋权增能。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开放微网格底座、开源微网格系统供各职能力量融入,民政、财政、统计、妇联、森林防火、科协等部门借助微网格开展工作,做到网格业务指导到位、力量配备到位、服务下沉到位,构建起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的网格工作体系。
运用科学方法论是推动微网格治理的有力武器。夯实微网格底座,持续向微网格赋能,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迈向新高度。要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网格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坚持网格治理为了人民。加强对老幼病残弱等群体的服务,建立定期回访制度,细化服务内容,确保不落一户、不少一人。健全“热线+网格”模式,引导网格员线上线下发现上报问题,通过网格收集群众诉求。另一方面,坚持网格治理依靠人民。推广“党群议事团”“微网格+积分制”“下交网格群评”“网格吹哨,镇村报到”等机制,用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问题,让微网格扎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要坚持守正创新。一方面,坚持党组织对微网格的领导,将党的组织建在网格、党员纳入网格,设置服务队、先锋岗,推动在职党员在微网格中报到,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另一方面,革新素质能力,坚持培训提升一批、选优配强一批、考核调整一批,推广以考代训、以赛促训等,提升网格员服务能力。革新运行机制,开发简便易行、务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将微网格打造成为有温度的、老百姓离不开的“掌上生活”和“身边家园”。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治理要素,推动微网格覆盖到人、覆盖到地、覆盖到事、覆盖到物、覆盖到组织,夯实治理底座。统筹网格职能,全面梳理咨询类、代办类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将其导入微网格中运行,做实网格服务属性。统筹网格力量,将安全员、助残员、管水员等协管力量,根据居住地、工作地、职责属性,编入相应网格,接受网格员统一管理,推动形成“一长多员”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实消防、民警、家医网格,发挥微网格广度、速度优势,让惠民信息、民生服务、发展成果在微网格中传播,增强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感知度。
下一步要将网格化治理的速度、精度、力度、广度、深度、温度注入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真正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为民服务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