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积极落实全市“三类地”开发利用工作要求,系统推进农用地规模经营、闲散地盘活利用、“飞地”抱团发展,探索“农业园促增收、工业园带致富、新家园聚幸福”“三园共建”乡村振兴新路径。2022年以来,共拆迁村庄16个,腾出“飞地”指标1418亩,复垦土地1794亩、整理废弃地1143亩。
从点到面,精准把握改革节奏
宁津县抢抓山东省农村“三类地”改革政策机遇,以产业基础好、群众意愿高、党支部建设强的柴胡店镇王世英村作为试点,有序腾退建设用地97.7亩,并进行两次分解。第一次分解是规划32亩土地建设67栋二层别墅用于搬迁安置,预留2.2亩土地用于建设王世英村党建联合体,将复垦63.5亩土地租赁给鲁供集团复垦耕种,进一步壮大村集体收入。第二次分解是将复垦腾出的63.5亩建设用地指标进行重新规划。通过“飞地”改革解决了企业用地难题,增加了乡镇税收,群众住进了新家园,村集体收入得到了提升,组织得到了新发展,实现政府、企业、组织、村集体、群众五方受益。接下来,该县抢抓机遇、复制推广,成立了领导小组,高位推进,通过组织党政干部现场观摩、农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等方式,凝聚改革共识,将经验复制到6个乡镇的15个村,实现扩面推广,3426户、12397名群众迁入乡镇驻地,乡镇驻地面积增加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
从繁到简,统筹做好顶层设计
一直以来,宁津县坚持“完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权益不变,确保农民能够持续从土地和集体资产增值收益中获益”的原则,围绕“提升城镇化水平、完善乡镇功能、吸引人口向乡镇驻地集聚”工作思路,出台政策、制定目标、审定规划。全县坚持抓总体设计,县、乡、村三级协同发力,以“飞地”改革为主导,兼顾农用地规模经营、闲散废弃地盘活利用一体推进,由县国有平台公司负责融资、开发、建设,乡镇政府负责宣传、评估、算账,村党组织负责发动、拆迁、复垦,各级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同时,全县努力抓样本设计,致力打造齐鲁最美回迁房。由北京城建、德建集团等承担建设,配全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公园绿地、党群服务中心、为农服务中心等便民设施,推动村党组织与物业公司协同联动,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实现从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的快速转变。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建立发动群众、统一意见、立项申请、实施搬迁、拆旧复垦、土地流转等“三类地”开发利用全链条,将工作流程全部项目化、清单化、模板化,并纳入全县重点工作体系。为了具体推进,该县将工作重心放在群众最关心的新家园建设上,实施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先建后拆,实行“建-拆-垦”三步走,真正实现群众100%满意。该县自然资源部门联合镇党委、村党组织统筹算好“土地账”“发展账”“经济账”“民生账”四本账,制定土地综合利用方案,全过程严格通过村“四议两公开”程序,做到让群众说了算,按群众说的办。
从聚到融,“三园共建”融合发展
宁津县坚持融合思维,结合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建设,做好“三类地”腾挪文章,形成“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格局,推动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集约高效利用,一体推进农业园、工业园、新家园“三园共建”,实现“地尽其值”。为了建好幸福新家园,全县以先建后拆、群众即搬即住为首要前提,坚持“最好的设计、最好的建设、最好的配套、最好的管理”四个最好标准建设回迁房,聚焦水、电、暖、气、网等群众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确保建设标准高于城区商品房,周围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参与改革的16个村已经全部迁入乡镇驻地的6个新建社区,发挥党建共同体引领作用,实现“组织融合、产业融合、三资融合、服务融合、事务融合、治理融合”六治融合,迁入新居的群众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都有了根本的改变,真正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了建好增收的农业园,全县对搬迁村庄进行拆迁、旧村庄进行土地复垦,复垦整理出的土地并入大田,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由鲁供集团、土发集团、惠群公司、金丰公社以及合作社、种粮大户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打造特色农业种植园,促进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定制化发展。据统计,16个村累计流转、托管耕地14967亩,占到耕地总数的77%以上,土地流转价格达到每亩1100元,村集体每亩再收入50元服务费。目前,通过复垦、整理废弃地产生的3000余亩土地,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240万元。为了建好致富的工业园,宁津县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一金一木”产业特色明显。通过“飞地”改革,3个乡镇新工业园成功破题,3个乡镇老工业园扩容提质,实现“镇镇都有产业园”的目标,推动镇村企业进区入园、规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