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洚河流镇调整种植结构拓宽农民致富路
时间:2023-12-05 09:23:24 作者:记者崔书范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近年来,景县洚河流镇党委坚持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细落实工作措施,不断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有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村富民强。
坚持高位推动,大力实施节水高效种植。该镇积极争取农业休耕项目,确定了“以行政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单元,成方连片、集中实施”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休耕工作任务目标。他们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相关村,逐村配备技术指导员,压实工作责任,结合村情实际,大力推广高粱、谷子、油菜等节水高效作物种植。各村党支部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党员“1+10”联系群众制度优势,实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通过解读政策、算清收支经济账等方式,全面提高群众参与节水高效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1年休耕村22个,休耕面积20342.4亩;去年休耕村22个,休耕面积20105.1亩;今年休耕村24个,休耕面积22267.2亩,占总耕地的39.05%,面积占比位居全县第一,全部种植节水高效杂粮作物。
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广带状复合种植。为进一步提高土地承载量,该镇坚持在土地上想办法、找对策,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实地调研指导、进行市场行情分析,根据玉米、大豆的生长特点,争取农业部门特色种植项目,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为社员,统一推广种植,既实现了农业节水、增产两不误,又有效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全镇施庄村、向化屯村等7个村的2200余亩耕地全部流转,金雪家庭农场、薯甜家庭农场、春兴家庭农场等7个种植合作社统一实施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位居全县第二,争取上级补贴资金60.35万元,亩收入增加400多元。
坚持质量优先,全力推广生态花园种植。为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镇党委、镇政府积极推进土壤改良,利用土地休耕项目,在秋季作物收割后种植油菜,盛花期翻压作为有机绿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用量,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有效防治春冬季耕地扬尘现象;推广生态种植,引进山东晟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在大田作物中间种植花卉涵养带,涵养带一次种植,多年有效,既增强了农作物通风性,降低了作物倒伏风险,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单产产量和粮食品质。同时,他们实行“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模式,在集体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中推广,带动群众参与。今年,张奇庄宪成种植合作社种植600亩,宋屯村顺民种植合作社种植500亩,周郭庄村昌悦家庭农场种植200亩,每亩收入平均增加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