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剑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收官。如今三年过去,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剑河在农业农村部等单位的帮扶下“茁壮成长”,定点帮扶成效显著、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里群众安居乐业、特色产业规模初现……
日前,记者来到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川洞村探访,作为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村,这里隐藏于雷公山北麓深处,地势高、景色美,离县城只有3公里。站在村子里的半山腰上,远眺是苗族美神“仰阿莎”的故乡剑河县城,近看则是碧波荡漾的清水江向远方延伸。剑河的故事,也正可以从川洞村说起。
川洞村的双重转变
川洞村由寨章、打佬和川洞三个苗族自然村寨组成,曾因地处深山、资源少、空心化严重而深陷贫困。全村576户2282位村民中,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45%,是仰阿莎街道唯一的深度贫困村。
村党支部书记万金磊告诉记者,“2018年农业农村部驻村干部到川洞的第一天,下车连个干净厕所都找不到……大家开始意识到,村子要想变好、改变环境是第一步。”
这天,打佬村寨的脱贫户邰昌光忙完地里农活,脖子上挂着毛巾就要去洗澡。“一开始很多村民不愿移厕入屋,后来听说有补贴,新厕所还能配备热水器,这才下定决心。”
目前,村里陆续建起5个水冲式公厕,78户村民家里建起了卫生厕所,粪污通过管道输送到村头的大三格式化粪池里,沉淀发酵完用来种植有机蔬菜。
万金磊说:“最近两年,村里的污水和饮用水管网也陆续建好了,全村拆除危旧房屋、杂棚、猪牛圈百余栋(个),驻村工作队协调修建的1.4公里沥青路,更是让县里的6路公交车直接开到了村口。”
如今,古老传统的川洞村也有了现代乡村的秩序和规整,随着村容村貌的变化,命运的罗盘也为村子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
今年8月前,宋晨光还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一名农艺师,现在作为农业农村部派驻川洞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他已熟悉了白天跑项目、看基地,晚上写材料、作总结的工作节奏。
“今年清水江里的抽水泵进了泥沙,电机烧坏了,村里两个蓄水池眼看就要见底,草莓、桑葚、蔬菜的浇灌都成了问题。”最近,让宋晨光揪心的是脱贫户万志彬承包的18个草莓大棚。
“现在全村共有15亩25个棚,都是恒温种植和蜜蜂授粉,平均亩产收益在5万多元。”脱贫户万志彬今年在村里承包了18个大棚,交给村集体2.6万元租金,他栽种的红颜、月秀、粉玉等品种,价格在每斤40-50元不等,最多时一天就有5000多元的采摘收入。
于是,在临近傍晚的清水江边,万志彬和不少村民看到了宋晨光扯着嗓子“指挥钩机”的场景——他两只脚踩在河边淤泥里,新购置的水泵连同“量身打造”的悬浮架,在钩机的牵引下缓缓没入水中。
“街道办事处很重视,协调了维修队,但原来的水泵损坏已久、维修成本太高,师傅们还是建议换新的,就赶紧协调了2万元经费,联系厂家后,今天就过来安装调试了。”宋晨光说。
另一端,看着蓄水池里重新灌满的清水,川洞村五组脱贫村民张革林也舒展开了眉头。“现在搭棚、整地、移栽、除草、疏叶什么都干,工资是每天110元,不忙的时候就干自家农活,一年下来有近2万元收入。”
除了草莓基地之外,林下养鸡、桑葚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也在川洞村落地并陆续产生效益,不仅让村子在2020年初整体脱贫摘帽,村集体年收入还实现了从零到15万元的突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左右。
382块菜地寄托乡愁
川洞村是一个缩影,映射出一个脱贫县的蝶变。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剑河境内山高、坡陡、平地少,大多数村落都镶嵌在群山之中。为此,近5年来,全县3655户15916位搬迁群众陆续告别山村,在4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内开始了全新生活。
最近,剑河县幸福家园小区内热闹非凡,作为4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之一,这里是1674户7309位搬迁群众的新家。漫步其中,只见十余栋深咖顶、浅咖墙的高层住宅楼有序排列,学校、超市、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忽然间,小区边缘一片约20亩的“菜地”让视野开阔起来,由青砖简易铺就的羊肠小道又将整片地块分割为上百个规整的“小方块”,一些刚种下的过冬蔬菜吐出绿叶,在风中摇曳。
“第一批有382块,每个十几平方米,社区干部说以后要让家家户户都有块地!”正在散步的64岁杨培芝老人看出了记者的好奇,“从观么镇民村搬过来后我就没种过地,心里空落落的,以前吃菜、喝粥哪个不是自己种出来的?”
显然,对于不少搬迁群众而言,农田、菜地及乡土氛围对他们而言,早已不是一种谋生方式,更是深埋心底的精神支撑。
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万胜军告诉记者:“今年6月,社区将周边80余亩平坦闲置空地重新规划,将上面的建筑、生活垃圾集中清理,打造‘乡愁菜园’,其中65亩打造为野菊花种植基地;20亩规划为微菜园,分配给居民们种植蔬菜。”万胜军说。
“现在只要闲下来就‘泡’在菜园里,心情舒畅得很。”幸运分到地的社区居民袁柳江说:“这是前段时间刚撒下的白菜种,现在已经冒出嫩芽了,我还向邻居们学会了如何制作有机堆肥!”
为了让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乐业,幸福社区还建成了藤编车间、手套车间、食用菌种植等8个车间和产业基地,解决了2300余人家门口就业增收的问题。
尚亿腾业藤编车间就在一栋居民楼的地下车库里。记者在车间内看到,数十名工人各自埋头在操作台前编织藤网;一旁的陈列室里,各式藤椅、藤桌、藤编手包等产品琳琅满目,价格从一百元到三千多元不等。
车间负责人吴远英告诉记者:“公司现在有75名工人,基本都是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打工的留守妇女,公司产品远销大湾区和东南亚各国。”
30岁的姜妹英是厂里的业务骨干。“工作就在小区里,再也不用像以前外出务工时担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了,每月还有3000多元稳定收入。”谈话间,她不断抽出捆在腰间的一根根竹条,再插入竹篾制成的网格中,一串一拉之间,一张藤网便逐渐成形。
仰阿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吉伍表示,“我们引进企业入驻社区,就是要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后续帮扶治理工作,把这些帮扶车间打造成搬迁群众稳岗就业的‘桥头堡’,让产业有成效,就业有着落,精神有寄托,在新的社区里找到归属感。”
特色产业加速崛起
在剑河,“钩藤”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致富利器,因其枝条上“镶嵌”着一个个“小金钩”而得名,是很多制药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等症。
如今,原本不起眼的钩藤,正成为剑河健康医药产业的中流砥柱。
11月末正值钩藤采收季节,各乡镇的钩藤基地里尽是繁忙的采收景象。在剑河钩藤的主产区——革东镇光条村的产业基地内,20余名村民正埋头劳作,村民欧条降熟练地将钩藤从主杆上剪下,手掌捏住藤条顺着藤钩的方向轻轻一捋,整根藤上的树叶便被清理干净了。
“不要叶子,就要杆和钩,这个活路(工作)并不累,现在每天大概有100多元工钱。”欧条降说,除了在村里基地打工,自己也种了60余亩钩藤,“平时不需要太多时间打理,今年雨水足、长势好,收入应该可以达到六万余元。”
“像这种钩藤产出多少,我就收购多少,这种药材就是供不应求。”一旁的药材采购商李秉橙搭上了茬:“剑河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年降水量可达1400至1600毫米,很适合野生钩藤、大血藤等大量攀援类植物生长,现在有了种植技术加持,药材质量好、药性高,很受市场欢迎。”
自2013年以来,光条村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已带动80余户村民投身钩藤产业,面积达1200余亩,2022年实现收入4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钩藤鲜货的市场收购价为每斤4.3-4.5元,剑河全县钩藤种植面积已达13.7万亩,年产量4.8万吨。这条由“金钩钩”串联起来的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涵盖育苗、种植、生产、销售和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覆盖全县13个乡镇(街道),惠及1万余农户。
据了解,剑河是贵州省15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县之一,中药材总蕴藏量达10余万吨,目前全县累计种植钩藤、黄精、南五味子、淫羊藿等特色中药材15.73万亩。
剑河县委常委、副县长郑金龙说:“近年来,县里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加大中药材产业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投入,不断做深、做强中药材全产业链文章。”在剑河县屯州工业园区,就有10余家健康医药企业聚集在这里。从原材料收购到成品发货,钩藤收获季的园区里尽是车辆忙碌的景象。目前,园区以中药材为主的健康医药产业产值突破了2.8亿元,并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
郑金龙表示,未来剑河将继续在中药材、食用菌、生态渔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发力,全力打造健康医药、特色食品加工、林产林化三个十亿级以上产业集群,不断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