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优势产区和福建省粮食主产区,近年来,三明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粮食增产增效,扎实开展科技创新,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三明市落实粮食面积243万亩,实现粮食产量96万吨,两项指标均居福建全省前列。
科技建田 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聚焦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发展,三明市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带来的环境污染。
围绕水稻、稻种、茶叶等主要特色农产品,制定《三明市禁限用农药目录》,该目录成为福建省首个地方标准。2023年作为全省唯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市,通过对农膜使用主体、乡镇回收点和回收企业三方进行补助等措施,逐步完善废旧农膜回收网络。同时,推动3个县列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县,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高达94%。
聚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区建成“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的农田新格局,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集约用地效果。
2023年,福建省给三明市下达的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共计完成12万亩。在全国著名的水稻制种大县建宁县,通过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农田变身稳产田、高产田,全县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0%以上,总产值超20亿元。
聚焦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把农业机械装备作为农业科技集成和大规模应用重要载体,扎实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从田间插秧收割向头尾延伸,发展到种子选育、粮食加工、粮食制品销售。全市农业机械化覆盖面积超300万亩,4个县(区)入选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一。
科技兴种 振兴粮食安全“芯”片
在育种科技创新方面,持续支持三明市农科院福建省(山区)作物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高辣度辣椒育种创新中心、杂交水稻生产与繁育研究中心建设。福建省水稻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三明(沙县)中国稻种南方研发展示基地集稻种研发、新品种试验展示、种质资源保护、成果转化于一体,逐步构建了产学研用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
在创新种业人才发展机制方面,三明市坚持借梯登高、引智聚力,建成由谢华安、张洪程、颜龙安等“两院”院士领衔的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形成品种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为三明种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随着《现代种业人才基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三明市逐步建立健全种业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和分类管理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共推动科研院所与60多家经营主体签订成果转化及横向技术服务合同,辐射推广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面积达330多万亩。
在科企共建合作方面,引进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先正达集团、大北农集团、科荟种业等10余家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在三明建立稳定的育种基地。通过搭建规模化技术集成应用平台,持续开展水稻区域试验联合体项目,有效提升了企业育种能力,拓宽品种审定渠道。科荟种业成为福建省首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天力种业成为全国领先的杂交水稻专业化制种企业。全市累计有345个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企业选育品种占比67.8%。
科技支撑 夯实粮食安全“饱”障
三明市坚持技术攻关和平台建设“双轮驱动”,围绕农业核心种源等重点领域,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推广应用。2023年,两个项目入选福建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项目,成为福建全省唯一市级项目承办单位。
重点打造的三明市农科院等六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设立专项平台建设发展资金,建立“以奖代补”考核机制等措施,成功举办4届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会,推介自主选育和从省内外引进的名特优新品种4100多个,签订成果转化合作协议134项,推广面积1100万亩,产生经济效益超5亿元。
坚持规范标准和智能监管“双管齐下”,立足特色产业,制定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产品标准体系,使农业生产全过程有标准作为依据。《大田美人茶的四项团体标准》成为国家美人茶行业标准,杂交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被列为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智慧监管”网格体系,在全省率先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视化监管平台,实现生产全过程可追溯。
坚持智能防灾和智慧收储“双向发力”,增强农业防灾减损能力和提升粮食调控能力。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防汛防灾,开发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对台风等汛情精准预判、预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将乐县入选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实施县。推广应用低温干燥、充氮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持续筑好“粮仓”,三明市现有13个现代化粮库,标准化仓容3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