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积分”兑出乡村“大文明”
时间:2024-01-16 09:26:30 作者:本报记者 王天祥 来源:衡水新闻网
故城县三朗镇西牟村,家家户户大门口显著位置都挂着一个小牌子——“道德积分牌”。它记录了村民的行为变化,激发了乡村治理新活力,让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不断引导百姓“崇德向善”,提升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农村居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西牟村实行了“家庭道德积分制”,村民主动参与“美在家庭”、移风易俗、四德工程、矛盾纠纷化解、好人好事、志愿服务、乡村文明建设等,每季度由村支两委、胡同长、村民代表组成的评比工作小组根据标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村民可扫描“道德积分牌”上的二维码查询积分情况,使用积分兑换本村“百姓食堂”餐券和“美家超市”商品。
“可不要小瞧这小小的积分,他可是西牟村发展振兴的关键。”西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冯书彤说,家庭道德积分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激情,真正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村里事儿变成了家里事儿,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小积分”兑出了乡村“大文明”,让爱双向奔赴。
超市里的货物都是老百姓用得上的。村民任书永提着刚刚兑换的生活用品笑着说:“我有200多积分了,在‘美家超市’兑换了洗菜盆、大米和面粉。自从有了这个道德积分超市,我们干村里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
“积分制的注册用户涵盖了全村347户常住户,累计积分达31100多分。”村民积极参与让冯书彤很欣慰。在她看来,道德积分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小积分”激发了乡村新活力,“兑出”了乡村新风貌,治出了乡风文明新气象。
近年来,故城县西牟村推行以“党建全面引领,村级党组织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充分融合‘一张网’,干部联村组、党员联农户、积分联奖惩”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乡村治理模式,完善“一约两会”,有力举措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厚植新风正气。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充分发挥村里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党员、老大辈作用,‘五老’队伍成立后共调解矛盾91起,及时调处化解邻里纠纷,真正将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冯书彤介绍,村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环境保护、赡养老人、移风易俗、公益事业等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章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切实提高村民主动参与村内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靠“小协商”营造“大和谐”的文明新风。
为弘扬助老、爱老、孝老美德,西牟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百姓食堂”,全村五保户、低保户免费用餐,70岁以上村民用餐给予补贴,每顿10元的餐食标准,最高收费不超过3元。建立子女为老人充值制度,制定“孝心榜”,将为老人充值餐费的子女公示表扬。“‘百姓食堂’自去年8月份运营以来,每天有72位老人在食堂用餐,村集体共补贴4万元。”冯书彤说。
此外,西牟村每季度还要开展“好婆婆、好儿媳”评选活动,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用先进典型引领文明乡风建设,让家风带村风、村风带民风,推动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如今的西牟村,街道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室内干净敞亮,处处焕发着乡村文明新气象。群众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环境中,饱享乡村之美,日子有盼头,精神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