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开源”加强都市农业建设
时间:2024-01-16 10:51:59 作者:王希龙 白夜 曹长明 来源:农民日报
随着人口密度的上升和要素流动速度的加快,要求大都市建立与之匹配的农业和食品应急供给系统,都市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都市农业发展需要市民的深度参与,也需要全社会共建。都市农业的建设要以“开源”的指导思想展开,广泛调动一切可用的劳动力、生产空间和要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
加强都市农业科普宣传,全面增强市民参与意识。要通过广泛宣传使社会各方主动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建设中来。一是推动都市农业教育走进课堂,设置相关公共课程,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市民家庭深度参与都市农业生产劳动;二是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就都市农业开展科普宣传,加强技术指导,建立专家定期互动及指导制度;三是大力宣传推广都市农夫、垂直农业、阳台农业、农业微景观、蔬菜盆景等概念及生产方式,形成家家参与的良好局面;四是建立都市农业参与的公益积分制度。对参与都市农业建设的个人按劳动时间、贡献大小等标准给予积分,定期换取农产品或者游览门票。同时可以将都市农业劳动积分与城市可降解废物回收积分结合使用,用市民公益劳动换取绿色行为奖励。
发展创意型都市农业模式,强化都市农业多功能性。都市农业要保持长久的活力以及持久的吸引力,就需要不断在内容和科技上创新。具体而言,在都市农业种植的品种选择上,应首选观赏价值较高的蔬果类等植物,并将其设置在小区、公园或街头绿地。发展创意农业,科技是基础,内容是活水之源,一方面可打造相关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并开展科普宣传和体验游学等活动内容。另一方面可将都市农业与一些文化符号结合进行内容创新,可以考虑与传统文化结合,如自然农业文化、农业古籍和神话故事等。同时也可以结合时下流行的影视文化、时尚元素打造相关主题的文化公园。
做好主导产业选择工作,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都市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成本较高,在产业和地域的选择上应实事求是,把握经济性、生态性以及前瞻性的原则,加强食品供给总量和动态储存能力。建议可以先在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城镇尝试发展预制菜、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电商等行业。同时,大城市和周边城镇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生产补贴,保障重要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食品冷链、农业产业园、食材仓库等,逐步构建城乡业态互融发展的新格局。
加速数字化赋能进程,提升都市农业运行效率。大都市及其周边地区距离终端市场近,是发展智慧农业的理想试验田。推动都市农业全面数字化赋能,一是可以通过生产端的精准化、智能化、无人化生产,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以及化肥农药的投入,确保优质高效绿色目标的实现。二是可以通过销售、流通环节的数字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运输损耗,从而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运输时效。三是可以通过各类数字化信息平台,使都市农业各生产主体更方便地获取生产、销售和宣传方面的信息,从而提升都市农业信息传播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农产品一体化智能溯源及监管系统对都市农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管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王希龙单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作者白夜、曹长明单位系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