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区用心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4-02-01 13:12:09 作者:本报记者 牛军凯 来源:衡水新闻网
创建“无废城市”,共创绿色冀州。2023年,冀州区全区上下聚焦工业固体废物、生态循环农业、生活垃圾等领域,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加速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高位部署 紧抓制度建设和监督考核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冀州区“无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主管区领导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任常务副主任,构建了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协同增效的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明确工作目标。印发《衡水市冀州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建设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各部门职责,围绕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的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等,打造“无废乡村”“无废小区”“无废学校”等,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督导。明确部门责任清单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建立“无废城市”建设调度会议制度和专班联系人制度,及时督导工作进展,并把“无废城市”建设与固体废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内容。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实现农废全量利用
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畜禽养殖业,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堆沤发酵、全量化处理、液体粪肥还田等适用技术模式,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发放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手册、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帮助20个规模养殖场建立资源化利用计划及台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
开展农膜回收利用宣传。开展农膜污染防治宣传培训,印制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倡议书、抓好废旧农膜回收政策知识、地膜国家新标准宣传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在农村大集现场宣传10余次,共发放标准地膜明白纸20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20条。积极推广标准膜、降解膜,推广加厚地膜6248亩。开展农膜使用与回收情况调查统计,掌握全区农膜使用、回收和残膜污染情况,全区农膜回收率达到91.2%。
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化水平。制定《冀州区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印制发放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明白纸1000余份。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培训会议2次,指导秸秆收储加工点开展秸秆回收利用工作,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
开展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制定《冀州区2023年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及时预警,发布病虫情报13期,每月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宣传活动,发放明白纸1600余份,田间指导35次,微信宣传12次,指导农户科学用药;全区小麦“一喷三防”实行统防统治,统防统治率达到65%以上。建立小麦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升绿色防控水平,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
加强农药废弃包装回收、处置工作。成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领导小组,制定回收处置工作方案和宣传培训计划,并印发到农药经营单位,对其进行讲解培训。结合市场检查,对农药经营户进行讲解培训,对农村种植户应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怎样结合高效低残留新型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进行示范培训。同时,鼓励将已经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主动交回农药经营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并在每个乡镇建立了一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截至目前,累计回收处置农药废弃包装23.838吨,回收处置率达到69.15%。
加强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召开养殖技术及无害化处理专题会议3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走访宣传养殖场户500余家,病死畜禽集中专业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多选用作物专用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采用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鼓励农户肥料深施和机械施肥,全区肥料利用率达到41.1%。
强化固体废物分类监管 完善监管体系
坚持源头管控,精细管理。制定《冀州区一般固体废物整治方案》,引导企业源头减量,开展固废综合利用处置,淘汰落后生产和处理工艺,有效减少工业固体废物源头产生量。强化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废、收集、贮存、处置”等流程管控,守住环境安全底线。2023年,该区共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企业2家,共接受本区玻璃钢下脚料4459.45吨,全部处置利用。
危险废物全链条管理。统筹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充分利用河北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对辖区内产废企业进行全链条管理。辖区内涉危废企业共504家均在河北省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平台注册完成,实现了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等各环节的闭环管理,2023年该区共产生危废3410.78吨,处置危废3410.92吨。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推进“无废细胞”创建
“无废细胞”是“无废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以“小细胞”改变大环境,以一个个“无废细胞”构筑成“无废城市”。冀州区以“无废市场”“无废小区”“无废学校”“无废机关”“无废乡村”等为创建主体,通过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为“无废细胞”评估打分,实现以点带面、精准治废。
坚持广泛宣传 更深入了解“无废城市”建设内容
去年以来,冀州区积极探索“无废”创建新模式,全面开展“无废理念”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系列活动,着力创建绿色小区、绿色企业,推进绿色办公,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分类,确保“无废”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该区共启动46个点位的“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开展技术指导24次,开展各类宣讲33场,发放宣传资料6300余份,“践行绿色生活,共建无废新城”在冀州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