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县域发展 做好职高就业工作
时间:2024-03-22 10:31:23 作者:俞卫 来源:农民日报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做好职业高校就业工作,也应抓住这个重要单元。近年来,浙江一些职业高校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不仅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也助力了县域发展。职业高校就业工作应围绕县域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要立足服务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我国职业高校为区域经济和农业农村发展培养可用之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只有进一步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持续扩大学校影响力,水到渠成拓展就业之路。比如,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契机,创新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在学科、专业设置及师资积累方面重点围绕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国际贸易、信息化及数字智能工程等,为浙江各县域主导产业及未来产业培育专业化人才。与此同时,开门办学,提升高校影响力。创建“联学联建”品牌,以党建为纽带,建立优势资源互享、思想教育互动、人才队伍互育机制,从深度和广度上打造大学“朋友圈”,与区域各方建立牢固的联络合作纽带,变学校推荐人才为地方主动到学校要人聘人。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承办乡贤会、促就业主题月、论坛等活动,邀请学校所在地的优秀企业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学生教育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特色优势,开展“我为社会作贡献”和“技艺下乡”活动。近五年来,学校不仅为各行各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和支撑,还为农业农村发展培训了1万余名长期奋斗在农村一线的实用人才,“1+X乡村振兴学堂”项目被授予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
二是准确把握就业关键,应时应势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单位、社会需求的衔接度。职业高校必须以高质量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课程主体、课程形式、课程评价多元化建设,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多年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以量谋大与以质图强并重”发展理念。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把精进学生的技艺技能作为学校中心任务来抓,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人才培养要求、适合企业用人标准、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人才与单位实际需要的高度匹配,形成了“招生、就业、上岗、贡献”的良性循环。
三是把握好高质量服务就业这一重要环节,校政共振、校企联动抓好促就业团队建设,注重针对性帮扶。首先要抓好就业工作,创新机制,建立一个成员各有特点特长、富有活力的团队,确保促就业工作各环节完善、不掉链子。其次要制度措施先行,促使校政企联动,可以在政府引导下,建立贯穿“入学-在校-实习-就业-跟踪”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体系,通过与企业共同培训,共建创业板、订单班等实现一体化推进。在促就业工作中,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建立了以“关键少数”为引领、全员参与的专门工作机制,在10多个二级学院全面实施“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并配备在促就业方面有不同特长的骨干教师和干部,充实到工作团队中,利用一切有利于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措施和手段,营造上下一盘棋、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氛围。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堂”以及就业培训等手段,千方百计转变学生就业理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择业就业观,提升自我认知,充分认识就业的重要性,科学定位职业目标和成长路径,促进学生自觉转变“到大中城市”“进大公司”“坐办公室”等观念,乐意接受更多就业新业态和到基层一线去工作。同时学校积极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和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就业工作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创新手段,推动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联动,保障更多学生高质量就业。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