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举措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
时间:2024-04-07 09:04:44 作者: 郝东伟 来源:河北日报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4月1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我省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政策保障、科技支撑、试点引领,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盐碱地成为沃野良田。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聚焦盐碱地品种研发推广、土壤改良、特色产业带建设、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等重点内容,研究制定一揽子支持政策,谋划一批超长期国债项目,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沧州市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试点建设,扩展省级试点内容和范围。优化社会资本进入的金融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盐碱地综合利用。
在强化盐碱地改造提升方面,依据全省盐碱地分布状况,科学评价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潜力,构建盐碱地资源数据库。坚持突出重点、因地施策,统筹治水改土措施,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建设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完善盐碱耕地灌排体系,提高盐碱地防涝控盐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完善旱碱麦等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建立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圃,收集鉴定耐盐碱种质资源,创制特色优异新种质,培育一批耐盐碱新品系和新品种。支持市场占有率高、经营规模大的优势种业企业开展耐盐碱作物“育繁推一体化”生产,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
“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科技创新是武器。”该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建立健全以旱碱麦为重点的盐碱地特色农作物种植、推广、加工体系,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分类探索轻盐碱瘠薄耕地和中重度盐碱区产能提升模式。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创新驿站作用,加快耐盐碱品种、种养技术、设施装备推广应用。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技术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挖掘耐盐碱地特色农产品特有营养品质,积极发展深加工,持续培育知名品牌,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同时,我省将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加大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土壤改良力度,引导发展规模生产,提高盐碱地复种指数,挖掘粮食生产潜能。
2023年以来,我省站在挖掘耕地潜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紧盯治土与选种两大核心,把握示范引领、规模发展、加工带动三大方向,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盐碱地产出能力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多方聚力撰写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的格局初步形成。”该负责人介绍,我省全面摸清了盐碱地底数,筛选出旱碱麦、耐盐水稻、莜麦、藜麦等25个成熟品种,分区分类进行推广。组织沧州、唐山、张家口3市因地制宜开展13项试点任务,探索形成了旱碱麦探墒播种、耐盐水稻标准化生产、苜蓿-旱碱麦轮作、稻渔综合种养等八大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