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玉米种出村民“甜日子”
时间:2024-05-08 09:17:05 作者:王海霞 来源:衡水新闻网
春日暖阳下,阜城县古城镇西马庄村千亩水果玉米种植基地里,幼苗葱绿,长势喜人。30多名村民正忙着定苗、除草,呈现出一派春耕生产的繁忙画卷。
近年来,西马庄村为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在多番市场考察后,将水果玉米种植作为村里的特色产业,去年种植了120亩水果玉米,获得大丰收。
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西马庄村坚持党建引领抓产业,实行“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村党支部成员带头试种,并与市场对接,多方寻找销售渠道,收入比原来种植普通的玉米、小麦有大幅提高。随后,老党员马福章领办了阜城县汇鑫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一起种植。
“刚开始,咱也不知道种植水果玉米啥样儿,有村里的党员带头,咱跟着一块种也就放心了。去年,我种了6亩地的水果玉米,两茬下来,亩均比原来增收近1000元。”村民马卫义说。
为推进规模化种植,西马庄村决定发动农民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每亩土地流转费1000元,实行“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全县的水果玉米种植基地。
“发动村民流转土地时,大家都明白种植水果玉米的收入情况,加上村党支部的参与,直接监督各项资金的使用,村民也放心。在村里的微信群一发通知,不到两天时间,全村人都与合作社签订了流转合同,除了全村的661亩耕地外,还平整了村中的闲散地,发展起千亩水果玉米种植基地。”马福章说。
为推进规模种植,西马庄村为种植基地全部安装了防渗和滴灌。原来全村浇一遍水需要20多天,现在只需两个人守好开关,3天时间就能浇完,既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又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有村里的合作社统一种植和销售,咱也不用在麦收和大秋时惦记着回家了。”在呼和浩特打工的村民马海龙说起回家收庄稼时非常感慨,“家里老人岁数都大了,赶上地里的庄稼熟了,我们就得往家跑。麦收和秋收得来回开车,光路费就得花去近4000元,还耽误厂子里的活。本想着不种这6亩地了,现在流转了土地,啥也不用管,每年就有6000元的收入。”
为了让基地的水果玉米种得好、更要卖得好,西马庄村积极对接市场,已与秦皇岛田园食品贸易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还直供司法部食堂,村里的电商平台也推出了网上销售。
“我们村建立了400平方米、容量350万吨的冷库,占地1000平方米的水果玉米加工厂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到时可以实现种植、销售、储存、加工一体化。未来三年,村集体收入每年可达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约1万多元,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壮大了集体经济。”西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马滨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