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CEO就位 扶贫资产盘活——江西石城县探索推行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机制
时间:2024-05-20 10:08:58 作者:龙成 来源:农民日报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从选聘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之后,扶贫资产盘活了,村集体经济有效提升,脱贫群众收入稳定增长。”日前,记者来到江西省赣州市东部山区的石城县屏山镇长江村,村党支部书记陈昌鸿告诉记者,两年前村里将脱贫攻坚期间建设的帮扶车间和标准化厂房“捆绑打包”,选聘返乡创业的CEO管理,通过出租、自营等方式,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地处武夷山西麓,因境内“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全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9%,曾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脱贫攻坚期间,在各项帮扶政策支持下,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石城县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同时也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经营性、公益性和到户类扶贫资产,规模达20多亿元。
如何盘活这笔帮扶资产,让它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石城县聚焦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探索创新扶贫项目资产CEO(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多渠道落实管护经费、健全完善乡村CEO管理制度、强化后续管理等举措,借助专业人员力量对扶贫资产进行市场化运营,不断提升管理规范化、市场化水平,实现保值增值,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得到巩固拓展。
扶贫资产后续“谁来管”——不拘一格引“人才”,为每村选聘专业CEO参与扶贫资产项目管理
“每个村都投资了10万块钱作为股金,没想到一年就回本了,多亏了伊总的专业运营。”日前,石城县龙岗乡绿水村党支部书记熊运连提到村里的分红,喜上眉梢。今年初,龙岗乡迎来了合作联社成立以来的首次分红,6个行政村分红金额从13万元到17万元不等,龙岗乡绿水村就是其中之一。
熊运连提到的“伊总”——伊学斌,是石城县龙岗乡扶贫资产项目CEO。他告诉记者,“过去龙岗乡的农业机械、大棚蔬菜等扶贫资产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及管理,导致连年亏损,并且项目分散、类别繁多,运营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像各个村的农机设备常因为大家不会用,也没人管,很多都闲置在那里,没有发挥任何效益。”
伊学斌退休前是龙岗乡项目办主任,2022年10月他因为熟悉项目管理、产业管理经验足,在石城县首批选聘中当选龙岗乡“乡村CEO”。上任伊始,他把乡里的扶贫资产情况摸了摸底,感到了不小压力。
经过多次调研、座谈,伊学斌提出“联村发展”的基本思路,即在乡政府支持下,动员6个村入股成为合作联社股东,流转3150亩土地,培养了一批农机能手,组建起一支专业的项目资产管护团队,将蔬菜大棚、育秧中心、农事服务中心等资产捆绑打包纳入合作联社,通过向本地种粮大户和周边乡镇提供农资销售、农业机械作业、土地托管等“一站式”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盘活扶贫资产、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记者走访至合作联社中的龙岗乡下迳村蔬菜基地时,当地脱贫户蒋建能说:“犁田、收割、烘干现在都是机械化,以前亩产400多斤,去年提高到650多斤,收入明显增加了。”
2023年,通过土地流转、引进种粮大户、收取租金等方式,龙岗乡合作联社经济收入12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年均50万元提高到今年的65万元,名列全县第一。
“扶贫资产的后续管理‘面广、量大’,既需要一批懂三农的‘土专家’,又涉及大量财会、基建等专业人才。”石城县委副书记司广宇说,因此县里既严把“选人关”,又因村制宜选“行家”、不拘一格引“人才”,为每村选配合适的乡村CEO。
据介绍,2021年,石城县出台《石城县扶贫项目资产CEO管理办法》,明确CEO选聘的正负面清单,将项目资产管理经验及实绩、群众口碑等作为重要评选标准。把返乡创业青年、离退休老干部、企业离岗人员等纳入选聘范围,广开渠道,拓宽选人视野。同时,严格选拔程序。明确书面测试、情景模拟考试、试用期考察、群众和干部民主评议、有关部门审定、公示公开等遴选程序,允许各乡镇因地制宜制定遴选办法,确保遴选过程和结果公正公开公认。
目前,全县共评选49名扶贫项目资产CEO,资产管理经验平均达10年。
扶贫资产后续“怎么管”——坚持聚焦产业发展、实现保值增值的总原则,把经营性资产作为管护重点,立足实际,创新模式
春夏交替时节,记者走进石城县高田镇新坪村十里红杜鹃农庄,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农庄总经理陈燕平感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现在这个农庄已经600亩了,还要继续扩建。”
2020年,高田镇整合全镇15个村45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了十里红杜鹃农庄。回乡创业的陈燕平看到了农庄的发展潜力,以资金入股村集体资产,去年3月被聘任为农庄管理运营CEO。凭借在一线城市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她将农庄打造成集餐饮、住宿、采摘、野炊、游乐、农事体验于一体的AAA级乡村旅游景点。
“2023年农庄营业额达到了230万元左右,可实现村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上,并带动30位脱贫群众就业,每月收入3000元。”陈燕平认为,这份工作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后她计划再投资400万元,进一步丰富农庄业态,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
“陈燕平属于通过资金、技术入股的形式,成为扶贫资产CEO,资产权属不变,在享有薪酬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股份分红,这样也能有效提升CEO参与扶贫资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司广宇向记者介绍,“经过我们的确权盘点,全县700多个经营扶贫项目,有的位置分布较散,有的地域相近、产业上下游关联度高,有的门槛高、体量大,对于扶贫资产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有不同的模式。”
比如横江镇横江村米粉厂、小松镇丹溪村“红军食堂”等项目规模适中,更适宜单体运营,通过各自选聘相关专业的CEO,去年横江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丹溪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增长30%以上。
光伏资产作为石城县规模较大的同类扶贫资产,分布在全县131个村,装机容量达116.5兆瓦,管理运营门槛较高。
司广宇介绍,“我们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专长和资产管理经验,将较大规模同类资产统一委托县属国有企业CEO实行专业管理。光伏资产和700亩蔬菜大棚委托县农发公司管理,每年村集体经济中光伏收入达1900多万元、蔬菜大棚租金达120余万元。全县还有228处小型供水工程运管权交付县水发公司管理,保障了131个建制村、约26万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如何防范风险”——强化监督考评,让资产管护更安全
在资产管理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也应运而生。
“从制度层面着手,建章立制,防范各类风险,主要解决‘怎么监督’的问题。”司广宇说,“我们通过建立群众监督机制、行业监管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对扶贫资产后续经营工作风险进行全覆盖管理。”
据了解,石城已将扶贫资产CEO管护运营及效益情况纳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不定时将资产运营、收益分配等内容进行公告公示,拓宽群众民主监督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实行资产全程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制度,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督导活动。推行纪检监察干部挂点联系村(社区)机制,着力加强对CEO管护资产运营管理的监督,严防资产占取挪用、贪污腐化问题。
记者在龙岗乡下迳村采访时,正值龙岗乡乡纪委牵头,抽调农业、财会等人员组建的监督专班在抽查扶贫资产项目经营情况、核对数据。据介绍,他们在“监督一点通”平台增设“龙岗乡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账号,针对于特定项目,确保管理监督全覆盖。
去年,石城县还出台《石城县扶贫项目资产管理CEO绩效考评办法》,以资产管理效益为重点,对CEO进行每月考核、年终定绩,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绩效挂钩;对表现突出且符合发展党员或村(社区)干部培养条件的CEO,优先培养发展为党员或储备为村(社区)后备干部;对考核不合格、管理效益不明显的CEO予以解聘,涉及经济违法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