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霞口镇提升人居环境扮靓美丽乡村
时间:2024-06-20 09:28:02 作者:孙和平、付中盼 来源:衡水新闻网
乡村振兴,环境先行。今年以来,阜城县霞口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清、种、管、护”,绘就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和美宜居乡村新画卷。
树立“排查”思维,全方位“清理”,提高镇域卫生水平。该镇集中一个月时间,组织环卫公司、各村党组织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状况“大排查”,分别建立台账,做到“死角死面”、易堆放垃圾等点位心中有数,重点开展“三项行动”:一是清理杂物垃圾。对坑塘及沟渠的漂浮物、杂草等,由环卫公司通过机械进行无死角清理,对村内个别巷道卫生死角,由村“两委”干部带头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清除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坑塘、沟渠实现全覆盖清理,共清理漂浮物168立方米,建筑垃圾等135立方米。二是清理乱写乱画。以村为单位,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集中清除村内外电线杆、墙壁上的广告,共清除小广告等219处,影响村容的“牛皮癣”基本绝迹。三是治理乱摆乱占乱停。针对阜霞路、运河大道两侧占道经营,霞口、王海两个街区摊位乱摆、车辆乱停等,制定了《城镇管理暂行办法》,由镇综合执法队、相关村党支部联合集中治理,共清理摊位67个,占道经营4处,做到摊位入店、车辆入位、集市入场,并与各门店店主签订了《环境卫生长效保持协议书》,实现了全域干净、整洁、规范。
树立“绿化”思维,精准化“种植”,提升镇域绿化水平。该镇本着“空地植绿、见缝插绿、绿中增绿”原则,对村庄闲置空地、镇域主干道路两旁等全部植绿、插绿、增绿,实现“村在绿中建,人在画中游”。在村内,利用清理出的闲置空地等,建成小游园、小花园等景观小品,105处景观小品成为村民最爱去的地方。35个村新植树木3.1万株,绿化率增加1.5%。在路边,沿运河堤顶路两侧增种了千头菊、九月菊、波斯菊等花草苗木,在阜霞路-张华雨路、运河大道等两侧种植了鸡冠花等草本植物,形成了路边皆是景、景景各不同的特色。在百年梨园风景区古梨园内新种植欧亚香花芥、虞美人、二月兰等草本观赏植物近3万平方米。特别是在春夏之际,花与树交相辉映,果色与花香浓郁迷人,提升了古梨园景区的景观品质。
树立“细化”思维,网格化“管理”,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该镇集中力量破解“管”与“理”,将全镇划分为60个网格,党员(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下设巷道、街区等若干网格员,由村内威望高、敢负责的群众担任。每名网格长带领网格员定期清扫,并对分管区域内的卫生实时监督,一旦发现脏乱差,及时督促相关户及责任人予以清理,同时,把网格长、网格员的岗位责任张贴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全镇上下形成了党员示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环境卫生工作新局面。
树立“长效”思维,常态化“管护”,实现整治全覆盖。该镇采取“三不定期、一常态”的方法,主要是: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分组包片,不定期直接到村暗访环境整治情况;镇党委结合重项工作,不定期组织环境卫生拉练,村党支部书记登台打擂,发现正反典型,实现因村施治;组建起捡拾杂物队、小广告清理队、卫生保洁队三支队伍,根据卫生情况,不定期开展清理。同时,党支部组织力量对道路两旁的树木、杂草坚持常态化修剪,保障绿化苗木正常生长,为广大村民打造干净优美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