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电话

  • 农资打假

    0318-12316

  • 无公害检测

    0318-2681162

  • 林业执法队

    0318-2662211

  • 农产品质量安全

    0318-12316

  • 林果检疫

    0318-2025216

  • 农业技术推广站

    0318-2360602

  • 土壤肥料工作站:

    0318-2360309

  •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

    0318-2360280

  • 农经管理总站:

    0318-2686663

  •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318-2123493

  • 动物卫生监督所:

    0318-2127356

  • 植物保护检疫站:

    0318-7086389

  • 种子管理站:

    0318-2369397

应急电话

  • 市长公开电话

    12345

  • 生活必备:

  • 哈院急救

    120

  • 衡水二院急救

    0318-2345678

  • 衡水四院急救

    0318-6666120

  • 衡水五院急救

    0318-2345120

  • 华润燃气

    0318-5232223

  • 电力热线

    95598

  • 供水抢修

    0318-8886000

  • 集中供暖

    0318-2101111

  • 公积金服务热线

    12329

  • 社保查询热线

    12333

  • 紧急求助:

  • 报警

    110

  • 公安短信报警

    12110

  • 火警

    119

  • 交警

    122

  • 号码查询、就医挂号

    114

  • 天气预报

    12121

  • 报时台

    12117

  • 移动通讯:

  • 中国移动服务电话

    10086

  • 中国联通服务电话

    10010

  • 中国电信服务电话

    10000

  • 中国铁通服务电话

    10050

  • 金融服务——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

    95588(400-669-5588)

  • 中国农业银行

    95599(400-669-5599)

  • 中国银行

    95566(400-669-5566)

  • 中国建设银行

    95533(400-820-0588)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95580(400-889-5580)

  • 交通银行

    95559(400-800-9888)

  • 招商银行

    95555(400-820-5555)

  • 光大银行

    95595(400-788-8888)

  • 华夏银行

    95577(400-669-5568)

  • 民生银行

    95568(400-669-5568)

  • 广发银行

    95508(400-830-8003)

  • 金融服务——保险

  • 中国人寿保险

    95519

  • 太平洋保险

    95500

  • 平安保险

    95511

  • 太平人寿保险

    95589

  • 中国人保财险

    95518

  • 网购客服

  • 淘宝网

    0571-88158198

  • 支付宝

    95188

  • 京东商城

    4006065500

  • 1号店

    400-007-1111

  • 当当网

    400-106-6666

  • 亚马逊

    400-810-5666

  • 投诉举报

  • 消费者投诉电话

    12315

  • 质量监督投诉电话

    12365

  • 价格监督举报电话

    12358

  • 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

    12331

  • 生产安全事故举报电话

    010-642994453

  • 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监督电话

    12320

  • 环保投诉

    12369

  • 城建服务热线

    12319

  • 国家旅游服务热线

    12301

  • 投诉举报

  • 纳税服务热线

    12366

  • 工信部申诉

    12300

  • 海关总署走私举报电话

    010-65222882

  • 海关总署廉政举报电话

    010-65124083

  • 海关热线

    12360

  • 卫计委卫生热线

    12320

  • 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电话

    12333

  • 邮政行业消费者申诉电话

    12305

  • 文化市场举报电话

    12318

  • 维权举报

  • 职工维权热线

    12351

  • 妇女服务维权

    12351

  • 青少年维权电话

    12355

  •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

    12321

  • 中央纪委监察部

    12388

  • 最高检察院举报电话

    12309

  • 公安机关和民警违纪违法举报

    12389

  •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

    12390

  • 交通出行

  • 高速公路报警电话

    12122

  • 全国铁路客服电话

    12306

  • 中国航空

    95583

  • 南方航空

    95539

  • 东方航空

    95530

  • 春秋航空

    95524

  • 深圳航空

    95080

  • 海南航空

    95339

  • 厦门航空

    95557

  • 山东航空

    400-609-6777

  • 四川航空

    400-830-0999

  • 旅行网站预订

  • 携程网

    400-820-6666

  • 艺龙网

    400-616-1616

  • 同程网

    400-777-7777

  • 芒果网

    400-664-0066

  • 途牛网

    400-799-9999

  • 去哪儿网

    10101234

  • 快递服务

  • 申通快递

    95543

  • EMS特快专递

    11183

  • 顺丰快递

    95338

  • 中通快递

    95311

  • 韵达快递

    95546

  • 圆通快递

    95554

  • 天天快递

    400-188-8888

  • 百世汇通

    400-956-5656

  • 速尔快递

    400-158-9888

专家论坛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专家论坛
以“五个再突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4-06-24 10:47:39   作者:刘硕   来源:农民日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千万工程”成功开辟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协同并进的乡村振兴路径。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定不移实现“五个再突破”。
  坚定不移在粮食稳产增产上再突破。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要谨记并践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层层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进重农抓粮责任化,同步跟进激励政策。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让基层重农抓粮的信心更足。让农民愿意种粮,前提是能挣到钱,基础在政策保本。要在确保足额发放各类补贴的基础上,奖励种粮能手,既让种粮农民不吃亏、有钱挣,也能因为种粮有荣誉、得实惠。要做到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在确保播种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强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集成配套。要推进种业振兴,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化与行业龙头、高校院所合作联动,围绕粮食育种、生产、加工等全链条深度攻关,同步推动收获、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全环节减少粮食损耗。要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既要通过实施“田长制”等,编织起“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监管“地网”,保证耕地面积总体稳定;也要通过土地整治、开发复垦等方式,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耕地成方连片、规模种植,全面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地力足、灾能减”。
  坚定不移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再突破。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一方面,突出抓好农业“六化”。以规模化为支撑点,相比于规模化农业,一家一户经营每亩成本要高15%至20%。实现规模化,不只是成方连片种粮,也包含集约集聚经营,可整建制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化养殖场、果蔬专业村、农业产业园。以组织化为切入点,突出党建引领,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导入各类协会组织,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占比、农业综合托管率不断提升。以标准化为着力点,推动产、学、研、用、推协同发力,有效提高关键农技到位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等,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智能化为创新点,重点建设智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等平台,推动农业数字化提质。以品牌化为突破点,聚力构建区域公用品牌和乡土特色品牌“双品牌”营销体系,同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优化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以产业化为落脚点,推动研发、种植、管理、收获、储存、加工、销售等全环节都有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联动形成链式集聚效应。另一方面,突出抓好项目文章。完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引资,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引标志性、牵引性大项目上;同步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对在建项目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对存量农业企业全力支持做大做强,培育更多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对有条件的乡镇支持建设返乡创业园、农业产业园,全力上项目、促发展。
  坚定不移在示范片区建设上再突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具体行动。要坚持以强带弱、以工促农、以旅促融、以城带乡,突出以点连线、轴线贯穿推进各级示范创建,以线带片、集中连片打造各级示范样板,以片扩面、系统集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下大力气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在基础设施完善上,扩大农村公路新改建覆盖面,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电网改造,推动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在公共服务提升上,优先保障重点教育工程,有序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培育更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深化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创新发展;积极发展农村老年助餐服务,有序开设幸福食堂,逐步实现有需求的村社全覆盖。下大力气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干、发动群众一起干,有序推进农村脏乱边沟、无功能建筑清零。全面提升乡村绿化水平,同步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下大力气提升人口集聚引力。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制定促进人口流入、优化生育政策,整合各类人才政策、确保落地,持续激活人才存量、增加人才流量、壮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同时,简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等资金扶持,对返乡创业项目,及时纳入扶持范围,更好形成创业引力和发展合力。
  坚定不移在推动农民增收上再突破。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村工作实效好不好,就看农民腰包鼓没鼓,为此,要围绕农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项目+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同步完善推广订单农业有订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风险防范有基金、参股经营有红利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聚焦稳岗拓岗,常态化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同时,重点关注小农户和低收入农户两类群体,按时足额把种粮补贴等惠农资金发到农民手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要格外关注,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持续深化“三资”清理。农村“三资”管不好,集体收入高不了,农民也不好增收。要逐步配齐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人员,全面推行阳光管理;同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长效机制,用好规范化发包、规模化利用等方式,探索国企托管、集体经营等模式,因地制宜盘活使用、促进增收。
  坚定不移在深化乡村治理上再突破。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抓好基层党建。健全“跨村联建”机制,推动“人、钱、物、权”向基层党建联合体集中,实施好村干部队伍提升专项行动,深化村级党组织晋位提升工作,推动软弱涣散村动态清零;同步搭建“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平台,带动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应持续加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书记管理专业化、服务治理精细化建设,推动党支部书记发挥带头人作用。要提升基层治理。聚焦建设平安乡村,进一步划细各类网格、配强工作力量,更好发挥治理作用。加大“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力度,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推动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管理,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涵养文明乡风。深化乡风文明行动,培育更多文明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构建好全领域、立体化正面宣传格局。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形成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单位:广西北部湾大学)

版权所有: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318-2681807 技术支持:衡水创新科技  备案号:冀ICP备11016521号-12
地址:衡水市桃城区育才南大街262号 邮编: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