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探索新路径绘就乡村共富美丽画卷
时间:2024-07-05 09:20:36 作者:本报记者 董嵩 通讯员 郭群贤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近年来,枣强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创新为翼,以党建为舵,积极探索并实践“跨村联建”新模式,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创、上下联动三大举措,成功绘制出一幅乡村共富、协同发展的壮丽画卷。
抓组织联建,推动农村党组织从“个体强”向“整体优”转变。枣强县坚持党建引领,打破村域界限,按照“地缘相近、风俗相通、产业相连、资源互补”的原则,创新组建联村党总支,实现了农村党组织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的转变。
通过选拔优秀党组织书记担任联村党总支书记,实施“班子联培、后备联育、党员联管”及“导师帮带”机制,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坚持联建村“一盘棋”,落实“事项共议、队伍共管、矛盾共解、产业共兴、民生共办”五项原则,推动联建村在各项工作中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联村党总支累计成功解决了60余件矛盾纠纷及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局面。
抓产业联创,推动发展模式从“分散式”向“抱团式”转变。在产业发展上,枣强县积极探索“项目联带、多村捆绑”的发展模式,通过精准策划并实施优质产业项目,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以嘉会镇前十七户联村党总支为例,该党总支成功引领全镇20个村发展中草药种植及初加工项目,使各村年平均增收达10万元。
枣强县还鼓励联建村成立产业发展联合社,推行“联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盘活了土地、劳动力、闲置资产等要素资源,并加强了信息、技术、人才、土地、资金等各方面的融通与合作。同时,深化“企业家”村官计划,引导企业与农村结对共建,实现了村企共富、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为确保“跨村联建”工作有效、规范运行,枣强县强化责任落实和要素保障。形成了县委统筹部署,部门联合帮扶,乡镇具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并将跨村联建工作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抓上下联动,推动资源力量从“条块分割”向“整体协同”转变。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协调农业、财政、民政等部门加强对联建工作的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经费保障。同时,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如单独设置联建村党总支书记工资补贴待遇等办法,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优先作为各类评先评优的推荐对象,进一步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枣强县的“跨村联建”模式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未来,枣强县将继续深化“跨村联建”工作,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