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盈枝香满园
时间:2024-07-08 10:05:52 作者:韩敏 王雅鸣 来源:衡水新闻网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
7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阜城县阜城镇桑庄村,在一片片枝繁叶茂的杏梅林中,一枚枚金灿灿的杏梅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搬运、销售,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色泽鲜艳、果皮橙黄、个大核小。来,尝尝,口感特别好。”阜城明文杏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吉奎热情地给记者递过一枚杏梅。“杏梅是杏和李的偶然杂交种,兼具杏、李的优良特性,果肉金黄,酸甜可口,有着500多年的栽培历史。2004年12月,阜城县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杏梅之乡’。”说起杏梅的特点和历史,阜城镇镇长郭春明很是自豪。
“20多年前,家家户户都种杏梅,可采用的都是传统技术,结出来的杏梅个头不大、甜度不高,产量和收入也上不去。真可以说是‘捧着金碗要饭吃’。”谈到当年的情况,阜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安红红言语之间依然惋惜。为解决这一困扰果农的种植技术难题,阜城县相关部门把杏梅种植分解为育苗、建园、土壤管理、采收、运输等12个环节,制定了《无公害杏梅栽培技术规范》《无公害杏梅质量验收标准》等准则,使果农有章可循。除此之外,县农业农村局每月都会组织技术人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对果农们进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果农200余人次。
“种杏梅的‘学问’多着哩,种养、管护都有门道!原来冬季从不管护,经过技术人员指导,咱才知道在冬天也需要追加一次浇水施肥,只有让树‘吃饱喝足’了,来年才能结大果、结好果。”桑庄村果农彭春燕一边装箱一边笑呵呵地说。
科技的运用,使果品品质实现了提升,这只是杏梅产业发展的第一步。1996年,“阜兴”牌商标的成功注册,实现了品牌化发展。2010年,创建合作社,实现了果农从“单打独斗”到“抱团振兴”的转变。
“成立合作社,除了帮果农解决技术和销路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彭吉奎说,多年前,农户们剪枝都是把中心枝剪掉,力求多结果。合作社则提供了新方法,留住中心枝,去掉侧枝,结大果优果,增产又增收。
“为了让杏梅储存时间更久,桑庄村还建起了冷库,将储存期延长到了两个月,仅此一项,亩均就增加收入1000余元。”郭春明正说着,来自沈阳的客商付荣雨走了过来,查看着装箱情况:“阜城杏梅品质特别好,我今年又收购了20多万斤。近几年跟合作社联系,采购流程特别顺畅。”
自合作社统一管理、收购、销售农户果品以来,来自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客商源源不断,果农既省心省力又增产增收。“这种模式让种植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吸引了130多家散户加入了我们合作社,种植规模从最初的10多亩逐渐扩大到了300余亩。”彭吉奎笑言。
如今,全县成立了4个杏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逾3000亩,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今年杏梅大丰收,行情也不错,每亩能收入一万多块钱呢。我还每个钟头挣15块钱哩,一天也一百多块,能干个把月!”站在高凳上正在采摘杏梅的桑可新高声说道。“这里真不错,既让孩子体验了采摘的乐趣,又亲近了大自然。”游客王颖笑得很甜。
2020年,阜城杏梅又有了新荣誉——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如今,杏梅既是县里的优势果品,也是河北省的地方特色果品。
“发展杏梅产业,目的是促农增收。阜城县正在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发展旅游赏花、美术采风、亲子研学、采摘体验等项目,全力打造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在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耀亮看来,发展加工业、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才是杏梅产业未来发展新方向。
硕果盈枝香满园,万枚“金”果财源开。阜城将借助电商平台和现代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让阜城杏梅走向全国市场,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这份来自衡水阜城的“甜蜜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