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古城镇全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时间:2024-07-23 09:23:05 作者:王海霞、魏亚军 来源:衡水新闻网
今年以来,阜城县古城镇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聚焦“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着力点,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促振兴,全力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该镇以“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为抓手,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中储备村级后备人才力量,不断提高“领头雁”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基层治理能力。利用乡村党校、远程教育等,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理论学习和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提高理论水平和干事创业能力。同时,将村干部绩效工资与工作实绩挂钩,用评奖评优评先激励村干部,让村级党组织书记带好头、做模范、争先进、拼实绩。
该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在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两所”联动工作机制,与县法院共同打造“和为贵”调解室,全镇332名人民调解员,定期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展开排查,共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实现了信息共享、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方面协同联动,织密了社会综合治理和安全稳定的“防护网”。推广使用法治乡村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实现了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联通互动、一体化服务,实现了线上线下精准、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以西马庄村为引领,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小镇”市级党建示范区,改造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5个,建设法律服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法治书屋等77个,营造出“法在身边”的浓厚氛围。
该镇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为契机,推广辛集村白土地现代农业园区“规模种植、区域化专业管理”的模式,整合白马堂等村土地培育现代种植园区,发展黄桃、麒麟瓜、蜜薯、金银花2300亩,累计增收400多万元。在西马庄村积极探索“入股+分红+共同经营”方式,流转集体和农户的1000多亩耕地种植水果玉米,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灌溉、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种植模式,实现农户分红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在薛家坟村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桑树种植、特色桑叶茶加工,年产桑叶茶2100余公斤,生产桑叶挂面、桑葚饮料等系列产品,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该镇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镇村干部一线作战,通过微信群、广播喇叭、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发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导村民不乱丢乱放、勤扫门前屋后,增强“主人翁”意识。共出动机器设备200余辆,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680余人,对该镇主次干道、出入村口、坑塘沟渠等重点部位的秸秆、杂草、生活垃圾“拉网式”清理,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坚持“常规动作看变化,重点工作看成效”,每月开展两次人居环境督导检查,将人居环境卫生、坑塘治理等纳入检查范围,进一步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的持续动力和活力,真正实现了“一家美”向“家家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