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织路成网”铺就乡村发展快车道
时间:2024-07-25 09:26:02 作者:赵书崇、陈洁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近年来,武强县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加大建设力度,创新管养体制机制,提升运输服务效能,“四好农村路”发展成效显著。
以“建”为出发点,完善路网结构。武强县“十三五”期间投入资金2.1亿元,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47.8公里,改造危桥12座;“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2.2亿元,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27.4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现已达到705公里,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形成了县城为核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
以“管”为切入点,提升管理水平。武强县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实现县、乡、村三级路长设置率100%,县、乡管养机构设置率100%,形成“县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管养机制。常态化抓好月检查、季考核、年度评,结合日常督导检查进行考核,增强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实效性。周窝镇、北代镇、街关镇、豆村镇先后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示范乡镇。
以“养”为着力点,提升路况水平。武强县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规范化、机械化,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656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8公里,农村公路自动检测率达100%,县域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路率86.9%,农村公路实现由“通”到“畅”再到“好”的根本性转变。2022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示范县。Y508东唐旺—小范、大寨路S302—东厂路段被评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
以“运”为落脚点,增进民生福祉。武强县大力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67.93万元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县域范围内现有标志性候车亭40个、城乡候车亭16个、招呼牌530个、新能源公交车60辆,开通城乡公交营运线路16条,实现全县238个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县城30公里范围内公交化运行率达到100%。投资4800万元建成多功能、综合性客运站1座,该站集合长途客运换乘、公交枢纽换乘、出租车换乘、乘客休息区、公共充电、车辆安检、智能化调度等功能,形成“三站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旅客出行无缝对接、零距离换乘。2021年,武强县被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财政厅命名为“省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创建县”。
推进“交通+”融合发展。武强县打造“交通+产业”致富路,坚持“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工作目标,新改建正堤路、孙武路,打通武强南北通道,催生以康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农业种植基地;打造“交通+旅游”风景路,重点围绕周窝镇音乐文化特色以及周窝镇4A级景区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路11.421公里,深入拓展开发购物、休闲、观光等服务功能;打造“交通+物流”便捷路,探索采用“公交+邮政”模式,依托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和运力资源,将邮政快递交由城乡公交车辆代运代投,目前,已初步开通3条“交邮融合”线路,“客货邮”车辆12辆,进一步提高农村寄递物流效率,拓宽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