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市“四立一督”机制出实效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的“四包”(低价包、长期包、权力包、冤大头包)乱象,探索“定底价、定年限、定程序、定约束条款、全过程监督”的“四立一督”工作机制,有效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提升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质效,助推了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2023年以来,漳州全市共规范发包各类村级资产资源4543宗,带动村集体增收5.4亿元,村均增收34.7万元。
规范“四立准则”,织密监管“篱笆墙”
“现在竞拍第10号,面积18.76亩,每亩底价3200元。”2023年5月18日,在云霄县东厦镇浯田村鱼虾池承包招标开标会现场,8位养殖户围绕位置最佳的鱼虾池一次性报价。最终,养殖户方文注凭借每亩8068元,总价75.68万元的全场最高价将其收入囊中。
“成交价接近底价的3倍了”“整个云霄的最高价了”,在线上,村民通过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的会议直播围观讨论;在现场,驻村工作队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业主代表、镇公共项目交易监管中心成员共同参与,镇纪委监察组到场跟进监督,参与者心服口服,围观者点赞好评。
那么以往存在的发包乱象有哪些?“我们综合分析研判发现,农村‘三资’普遍存在发包价远低于市场价的‘低价包’、承包期限远超法定期限的‘长期包’、村干部任性用权,随意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的‘权力包’、发包合同不规范导致村集体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冤大头包’等‘四包’乱象。”漳州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
该如何靶向治疗“四包”乱象?2022年,漳州市纪委监委、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在云霄县开展规范农村集体“三资”发包交易监管试点探索。2023年,联合印发《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的指导意见》,“四立一督”工作机制在漳州市全面推广。
漳浦县前亭镇积极组织公开发包农村集体资产89宗,涉及9个村,带动村财增收1327.04万元。云霄县下河乡坡兜村与承包户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将村里613亩山地,租金由原本每亩1.5元协商为每亩25元,租期由剩余的22年协商为10年,使集体资产增值了16.7倍。
为进一步规范交易流程,漳州市运用“四立一督”工作机制严格规范发包程序,统一制定发包合同范本,确保每份合同合法规范。2023年以来,全市共推动整改问题合同6819份、收回拖欠租金6194.75万元,既保障了村集体收益,又避免了合同履约后续纠纷。
实施“全程监督”,守住“三资”“家底子”
“自2001年发包以来,部分承包户未及时缴纳租金和管理费,承包期满后,有承包户以各种原因拒不交还虾池。”2022年以来,漳浦县纪委监委发现,旧镇镇狮头村存在大部分集体虾池长期被无偿占用问题,遂将问题线索提级办理,经过多方努力,推动狮头村村委会不仅追回拖欠的租金和管理费250万元,还顺利收回全部虾池2482亩。
按照“四立一督”机制,狮头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公开发包,并详细制定虾池经营改建等约束条款,县纪委监委派员全程监督。“现在,租期从原来20年缩短为5年,虾池的租金从原来每年200元/亩提高至平均2000元/亩。”狮头村党支部书记黄公平说,有了“硬杠杠”,发包时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一碗水端平。
如何实现“三资”底数清、情况明、监管准?漳州市搭建起“线上+线下”监督网,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逐村逐项摸底核实村集体“三资”家底,分类建立台账。开发运行农村集体“三资”线上监管平台,情况全部登记录入系统,实现在线预警、实时监控、统计分析、监管处置等,为“三资”规范管理插上科技翅膀。目前,全市共录入固定资产120.36亿元、资源性资产950.93万亩、合同22940宗。同时,将“家底”台账同步纳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管理,实现“问题反映一键通、过程可追踪、结果可查询”。
如何推动监督精准化、可持续、见效果?漳州市做好常态监督严查处,依托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开展问题线索起底摸排,实施“一域一题”监督行动,开展“一周一督导”“一月一会商”“一季一现场”“一年一结账”,下沉一线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同时,健全完善村级组织主体责任、乡镇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四方责任”清单。2023年全市反映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同比下降50.5%,未再收到反映新增“四包”问题的信访举报。
改革“三个中心”,筑牢监管“桥头堡”
“今年3月,农村集体‘三资’线上监管平台预警,庄厝村16宗园地于4月17日到期。”漳浦县前亭镇“三个监管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村干部启动重新发包程序。回收园地、邀请第三方评估定价、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当月就全部重新发包成功。整个流程全程留痕、全程公开,有效防止出现集体资产到期收回不及时、处置过程慢等问题。
好马配好鞍。为确保“四立一督”机制永葆活力,漳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8部门印发《关于深化乡镇“三个中心”建设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水平的通知》,改革提升乡镇原有“三个中心”(即:会计代理中心、经济合同审核服务中心、招投标监管中心),组建农村集体会计事务监管中心、公共项目交易监管中心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中心,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推动监督方式再提升。目前,全市各乡镇均完成“三个中心”建设,配备人员902人,进一步规范财权、整顿物权、约束事权,彻底铲除集体资产发包乱象滋生的土壤。
为打造出专业队伍,2022年以来,漳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协同纪委、发改委、财政、司法等部门,举办乡镇“三个中心”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702场21761人次,针对财经业务、招投标法规、合同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进行培训,提高队伍业务能力,促进规范高效履职,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
“三个中心”补齐了基层监管短板,“四立一督”工作机制保障了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更激活了乡村自身的“造血功能”。云霄县列屿镇青径村党支部书记陈明生说:“10年前,村里的年经营性收入仅有200元。这几年,我们村经营性收入有了跨越式提升,2022年达到60万元,2023年达到81.2万元。现在村里资金充裕了,出资建了紫菜基地,让‘青径紫菜’品牌更响亮。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打通多条‘断头路’,平整出两个大型活动场所,村子更加宜居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