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义湘新著《农情丝语》
近日,庄义湘著作《农情丝语》出版发行。这是一部由耕种者写作的文集,作者庄义湘以自身经历凝成文集,文中展现了深沉的“三农”情结。从孩提时期经历食品严重短缺的困苦,到参与过土地耕作的收获;再到从部队转业至地方工作,却在初心驱使下义无反顾地办起了家庭农场,并把其间的酸甜苦辣与促进“三农”向好的思考认真记录下来。他把植根心中的“三农”情结化作实际行动的决心和毅力,值得钦佩;书中洋溢着对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的挚爱,乃至对国家“三农”事业的关爱之情,令人动容。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上,需要更多这样的“三农”情结。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对于如何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其中艰辛在本书首篇文章《一碗粥》中有十分形象的体现,真切朴实的文字体现出前辈农民为支持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付出的心血。作者经历了当初的艰难,记住了粮食对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且在漫漫职业生涯中始终未泯,在52岁的年纪种植上百亩地,开启了16年的家庭农场经营之路。这样的“三农”情结,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真实体现,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所需要的养分。
通读庄义湘的《农情丝语》,可以了解到江苏省腹地农村一个普通农家几代人的土地情结、文化情怀、家国担当,以及一个典型自然村农业的变革、村容的变化、人口的变迁等等,并能从中清晰地窥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三农”发展的路径与成就。庄义湘的“三农”情结,表现为游子对乡土的热爱,体现在为家乡积累的知识储备。他外出工作30余年,却与众多离乡而去的年轻人相向而行,回乡务农。1990年9月,他通过自修大专课程考试,拿到了中央广播电视学校的农学专业毕业证。与一些人只注重文凭不同,他相当看重“农学”,而且始终想着学有所用。办起农场后,他不仅用所学知识做好种养的活儿,还与乡亲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
庄义湘的“三农”情结,还在于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应有之义大声疾呼,正是乡亲们想做而难以做到的。他认为,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手里,这是国家天大的事:生产力发展后,再一家一户单独种田显然不行,发展小农场势在必行。办起农场后,他逐步了解到,传统的农民,处于生产链底端,因此许多人便以为,搞农场种田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这是一个误解,于是,他写出《不懂化学难种田》《栽培得学栽培学》等文章呼吁科学种田。他还写出《可喜的得而复“失”》《平衡木上你能得几分?》等农民视角的文章,在报纸或网络发布,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当前,正当年的后来者,在不仅要保障粮食安全,更要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是否能继承这样的情怀与情结,向历史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代之问。
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农情丝语》第二辑“学海无涯”中,作者用亲身经历来说明一个道理:种田有大学问,种田大有学问。仅凭小农经济思维,是难以办好农场的。该书第三辑“精神草堂”和第四辑“乡野智慧”中,则通过作者自己以及身边人身边事,阐述了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美好憧憬。我国是农业大国,中华文明史几乎就是一部农耕史。农村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城市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农村无疑应当得到均等化的发展,应当在充分尊重传统农耕文明优良遗产的前提下,结合市场经济规律,用科学规划引导形成农村人口、产业、基础建设的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发展形势向好,在促进全局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加强,一系列有力的大政方针出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征程上,需要无数像庄义湘一样有“三农”情结的志士,去踏踏实实地奋斗。曾经守卫过祖国疆土的庄义湘,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又选择深耕家乡的土地。用爱农、知农、为农的深厚情感集成《农情丝语》一书,这本文集凝结着作者对乡土和乡亲深沉的爱,不仅具备深厚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带来更多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关于“三农”情结的深切思考。
(作者系农民日报社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