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兵支书” 建设家乡立新功
时间:2024-08-13 09:26:33 作者:褚凤娜 来源:衡水新闻网
退役不褪色,履职显担当。阜城县古城镇中付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强,曾在部队服役,退役后于2018年当起了“兵支书”。虽然环境变了、角色变了,但军人本色没有改,党员初心没有变,他带领全村人改善村庄环境,发展富民产业,让中付庄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上任伊始,村里情况非常不乐观:没有集体收入,村庄道路破旧,街上没有路灯……面对眼前的烂摊子,赵强没有退缩,他下定决心,要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
千难万难干就不难。赵强在走访群众时发现,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在路灯、排水、浇地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难题,赵强自己垫资近20万元为村里打了一眼深机井,新安装路灯30多盏,将村内的排水管道更换一新,并将村内的街道硬化了3000多平方米。“以前全村浇地就靠着那两眼机井,全村人排号,有时一等就得半个月。现在又多了这一眼井,全村的地浇一遍也就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路灯亮了,照亮了村民的心;街道平整了,铺平了村民回家的放心路。”对于赵强的付出,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由衷地发出赞叹。
村庄要发展,集体经济就要壮大。赵强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申请帮扶资金,先后争取资金48.5万元。“争取的钱是不少,可这毕竟是个死钱,花来花去就花完了。要以钱生钱,为村集体创收才行。”在拿到这笔扶持资金后,赵强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这些钱的用途。经过集体商议,他又自己垫资19万元购买了一座塔吊,对外进行出租,每年村集体可收入5万多元。
村无产业不兴,民无产业不富。赵强积极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的研修班,在农业种植和管理知识上充电,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村庄发展产业中。阜城县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西瓜育苗前景广阔,赵强积极动员村民发展育苗产业。“在赵书记的指导下,我的育苗棚由最初的1个发展成现在的4个。不但能给周边村庄供苗,还有不少外县的来我这儿订苗子呢,一年收入将近40万元。受过专门培训就是不一样,赵书记给我们出了不少的好点子。”村里的育苗户付聪聪说。除了育苗种植外,赵强还结合村内沙土地土质的特点,积极考察市场,将蜜薯种植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他先是自己试种了10亩,当年亩收入近1万元,随后就动员种植大户改种蜜薯,全村发展蜜薯种植30余亩,年收入近30万元。
让村民“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富裕起来的中付庄村人有着自己的文化追求,但苦于没有场地,广场舞、扭秧歌都要到附近的村庄去。赵强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将建设村文体广场提上日程。在征求村民的意见后,结合坑塘治理,他带领村民将村内的两个污水坑塘进行了填埋平整,安装了文体器材,购买了音响,建成了两个文体广场。现在,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就在新建的文体广场上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
如今,中付庄村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村民收入稳步增长,文明乡风向上向善,一幅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在“兵支书”的带领下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