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南牛和太行牛抢救性收集保护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4-09-04 09:13:59 作者: 来源: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近日,国家冀南牛抢救性保护技术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李俊雅研究员一行5人来我省调研指导冀南牛和太行牛保种工作,并对提升冀南牛、太行牛选育扩繁、选种选配,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牛遗传资源等工作进行了指导。
冀南牛和太行牛是我国地方特色黄牛品种,属役肉兼用型牛,分别原产于河北省南部平原地区和西部太行山山区。2021年,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发现冀南牛数量仅存37头、太行牛仅存40头,存在消失灭绝的风险。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决策部署,确保珍稀资源不灭绝、不丢失。在农业农村部统筹指导下,省农业农村厅、邯郸市政府及省良种工作总站、省农科院等科研推广单位齐心协力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在种源生死存亡之际,守住了冀南牛、太行牛等一批地方遗传资源的“安全底线”。
2022年5月,经国家普查专家组核查,正式确认冀南牛和太行牛处于濒危状态。河北省有关部门按照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抓紧做好畜禽遗传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研究部署,明确保护主体、保护目标和保护措施,制定了“一品一策”个性化保种方案、管理制度和饲养规程,切实压实保护责任,全面启动冀南牛和太行牛抢救性保护工作。
从2022年普查发现的濒危畜禽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行动开展至今,农业农村部和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邯郸市人民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冀南牛和太行牛保种。投资建设的保种场一期工程于2023年6月完成,建设标准化牛舍980平方米,二期工程于2024年6月正式启动,建成后保种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冀南牛和太行牛保种合作,协助企业开展生产性能测定、选种选配等扩繁工作,加强保种场技术人员培训,为保种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2年多时间,经过一系列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在主管部门、当地政府、科研单位、保护主体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冀南牛群体数量从普查时的37头繁育至57头,太行牛从普查时的40头繁育至61头。国家、省级共采集生产冀南牛和太行牛体细胞210份、冷冻精液3000份,确保了种源安全。
俊雅所长表示,目前冀南牛群体数量仍然较少,现阶段应以原产地保护为主,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存同步推进。要注重开展优异性状精准鉴定,特别是要根据生长发育、育肥性能、肉品质及风味等性状特性及特异基因发掘,提升冀南牛在选育扩繁、选种选配中的效率,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牛遗传资源。
鉴于目前冀南牛和太行牛群体数量少的实际情况,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将继续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濒危资源保护方案的安排部署,利用2到3年时间,完善保种场基础建设,加快群体扩繁,在保住濒危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品种特有性状基因挖掘,逐步探索肉用纯系、高繁纯系等性状的选育,进一步推动我国肉牛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工作,做强民族肉牛种业的“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