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蔗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4-09-05 09:31:28 作者: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当前是甘蔗糖分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加强甘蔗田间管理和生产指导,实现甘蔗丰产和蔗农增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甘蔗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加强田间管理
(一)排涝抗旱。近期,蔗区出现不同程度连续降雨天气,部分蔗区出现渍涝,影响甘蔗伸长期生长。要及时开展田间排涝,加强蔗地排灌设施维护,在四周开挖环状排水沟,中间开挖“十”字形、“丰”字形或“井”字形排水沟,将雨水排到蔗地外,降低田间地下水位。蔗区秋季发生气象干旱风险较高,在丘陵、坡地等旱地蔗区,有条件的可开挖引水沟,利用现有的灌溉设施,做好引水抗旱准备。
(二)防风抗倒。如遇连续降雨、大风或台风天气,容易造成甘蔗倒伏。要及时扶正蔗株,在甘蔗三分之二高处,用绳子或枯叶将两行甘蔗捆成“人”字形,或将相邻的几株甘蔗捆成一束,使其保持直立状态。扶正的甘蔗植株恢复生长15天后,可解开捆绑物。
(三)合理追肥。蔗区如遇持续降雨,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应结合甘蔗长势及时追肥1次,每亩可施甘蔗配方复合肥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磷肥20公斤、钾肥5公斤,促进甘蔗糖分积累和产量形成。结合追肥及时进行大培土,使蔗根多生、深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四)剥叶通风。秋季甘蔗生长快,蔗田易郁蔽,要及时剥除枯叶,改善蔗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发生,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一般每条蔗茎保留9—10片新叶为宜。对于湿度大、蔗叶茂密、病虫害较重的蔗田,要多剥叶并把病叶枯叶带出蔗田集中烧毁。
二、加强病虫害防控
甘蔗生长中后期易遇高温高湿天气,雨热交替易导致病虫害多发并发,影响甘蔗产量、糖分含量和宿根性。要注意进行蔗区巡查,及时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主要病虫害包括梢腐病、褐条病、赤腐病、锈病、蓟马、螟虫、粘虫、绵蚜等。病害防治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螟虫和粘虫防治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双、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等,蓟马和绵蚜防治可选用噻虫嗪、噻虫胺或吡虫啉等。中后期病虫多存在并发为害的情况,建议根据蔗区巡查发现的主要病虫种类,科学复配“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助剂”,采用无人机或高压喷枪等进行统防统治作业,提高防控作业效率和防治质量。
三、抓好砍收作业
甘蔗收获应以“先熟先收砍,晚熟晚收砍”为原则,先收早熟品种,再收中熟品种,最后收晚熟品种。甘蔗生长达到工艺成熟期后再进行砍收,砍收过早会影响甘蔗品质和来年宿根发芽,一般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陆续开始砍收,有利于宿根蔗芽出土萌发。应选择晴天砍收甘蔗,具备条件的蔗田提倡采用联合机收或分步式机收,不具备机收条件的蔗田人工砍收时,建议使用锋利小锄,砍收要快,使伤口平整,减少蔗桩破裂,提高下年出苗率。甘蔗不宜储藏,砍收后要及时送到糖厂进行加工,并将蔗田的蔗叶等杂物及时清理干净。
四、做好甘蔗秋植
甘蔗秋植是指立秋至立冬期间种植,到次年收获的一种甘蔗栽培制度,是提高甘蔗单产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旱地蔗区冬春少雨干旱、甘蔗下种后出苗率低的有效措施。甘蔗秋植提倡采用高产高糖、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及其脱毒种苗,下种前进行土地深耕,施足基肥,下种量每亩5000—6000芽为宜。下种后及时喷施除草剂对蔗地进行封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