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 守护衡水湖生态平衡
时间:2024-09-10 10:16:03 作者:衡水市农业农村局 来源:衡水市农业农村局
9月5日,衡水市农业农村局在衡水湖开展2024年度衡水湖秋季增殖放流活动。本次增殖放流共利用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增殖放流青虾苗8054万尾。
当天上午,在衡水湖综合管理局码头,一艘满载着青虾苗的船只停靠在岸边。“查验合格,放流开始!”经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当场对青虾苗抽样查验合格后,放流船只离岸向湖中驶去,放流人员遂将一袋袋青虾苗倒入湖中。只见一只只虾苗一接触水面,立刻钻入湖中。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属于衡水湖水域的传统物种,皮薄、肉质细嫩鲜美,不仅对于改善和精华衡水湖水质具有重要作用,还将为当地渔民带来经济效益。增殖放流,即采用人工方式,通过放流、底播、移植等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局湿地生态监测科科长张余广说:“通过增殖放流,可以有效恢复和补充水生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持湿地生态平衡、控制水草藻类无序蔓延、延缓湿地沼泽化和荒漠化进程、净化水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湿地保护起着关键作用。”
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科负责人说:“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已在衡水湖开展了两次增殖放流活动,在之前开展的夏季增殖放流活动中,放流泥鳅苗274.58万尾,今秋放流青虾苗8054万尾,预计可创造渔业产值近1200万元,不仅有效增加湖区渔民收入,还进一步活跃了衡水湖旅游市场。”
9月7日,衡水湖即将迎来开渔期。在增殖放流活动现场,滨湖新区大赵常村村民王永福看到一袋袋青虾苗放流到衡水湖中,喜出望外,他说:“每到开湖捕鱼的时候,都能捕捞到大量的大鱼、大虾,这得益于政府给咱们放流鱼虾苗,让俺们渔民增收,真是不错!”
衡水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着“京津冀最美湿地”和“东亚蓝宝石”的美誉,生态价值巨大。多年来,衡水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在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上采取一系列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还向沿途张贴禁渔公告,同时向围观群众宣传科普渔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解答群众的疑问,提高群众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近年来,我市在增加衡水湖渔业资源的同时,不断加强对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自2013年起,延长了衡水湖禁渔期期限,取消了春季捕捞,并在封湖禁渔期间,加大执法人员巡湖力度,严查各类非法捕捞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