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今年暑假,我们深入武邑农村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见证了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如产业结构单一、人才资源短缺等,需要进一步解决。
做活深度融合产业文章。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发展对农村农业结构调整、产能扩增、农民净收入增加、就业环境改善均具有重要影响。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化思路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贯通供应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价值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发展乡村产业所萌生的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新产业新业态等,带动农民充分就业、增收致富。
做好引育留用人才文章。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一些农村缺乏创新动力、发展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要坚持以优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真情实意关爱回乡人才,解决好人才的工资待遇、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问题,培育城乡两栖人才,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要积极培育乡村本土人才,实施新型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激励人才在村党支部建设、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提升等工作中发挥优势,加快培育“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农村干部队伍,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做实共建共享治理文章。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丰富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建设,真正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让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更好地做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工作。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树立良好文明乡风,传承良好文明家风,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优秀传统文化成风化人。
做强农文旅养结合文章。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武邑文化底蕴深厚,文脉绵长。涌现出成就文景之治的一代名后窦猗房,平叛七国之乱的汉代名相窦婴,晋朝文学名士张载、张协、张亢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有观津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哈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硬木雕刻技艺等。在保护和传承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历史人文旅游品牌,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体验,更好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融合农文旅建设辐射京津周边的休闲康养乐园,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作者为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