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龙腾万里之年,“三农”大地凯歌阵阵——
挖掘出全球首例基于RNA的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首次克隆出小麦抗赤霉病关键基因、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75年来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5.1倍、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农民共庆丰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农业科技现代化正一步一个脚印加快推进。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农梦,纵览战略全局,擘画科技创新蓝图,点燃了强农富民的强大引擎。
黄钟大吕之音,如春雷、似战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迈上科技强农的伟大征途。
大挑战、大担当:一个技术突破的时代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调研,“三农”是必看的,科技是必提的。大国“三农”从未像今天这样,加速向现代化奔跑,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时刻处于世界媒体的聚光灯下。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基因编辑、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深度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加速农业科技迭代和链式变革。
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我国科学家奋起直追,勇攀高峰,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取得突破,作物基因组、植物保护、预防兽医等基础学科处于全球领跑位置。
我国科学家主导完成了水稻、马铃薯等重要农作物全基因组系列框架图,首创了水稻研究从遗传图谱向全基因组水平的转变。开发了植物大片段DNA精准插入技术,实现抗稻瘟病高效育种。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大规模应用的新城疫疫苗(A-VII株)。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其组装机制。首次揭示了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完整过程。
今天的中国和中国农业,都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由“大”到“强”,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奋进之路、一条充满博弈的竞进之路。
我国成功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大国底气的背后,是创新驱动整体实力的跃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强农惠农,核心是自主知识产权;强农之“强”,说到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当前,我国农业新品种硕果累累。育成并推广亩产突破1200公斤超级稻、亩产超1100公斤宜机收籽粒玉米、亩产超300公斤耐盐碱大豆。“中油杂501”冬油菜亩产达到419.95公斤、含油量超过50%。育成“华西牛”“Z型北京鸭”等优良畜禽新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25%。适应高寒地区环境的肉用细毛羊新品种实现“零”的突破。自主开发“中芯一号”家猪基因芯片,打破了欧美垄断。
当前,我国农机装备全面提档升级。攻克了采棉机整机产品和采棉头核心部件技术瓶颈,突破了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头及精准施药技术。研发的240~340马力CVT拖拉机产品国产化率超过90%,500马力混合动力智能拖拉机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北斗终端的农机达到220万台,坡地玉米精量播种、油菜毯状苗移栽等实现“有机可用”。建成首艘十万吨级深海养殖工船。
当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绿色投入品科技攻关取得突破,示范推广了精准变量施肥、水肥一体化、农药高效低风险利用等先进技术。加快农业低碳循环技术、残膜回收智能装备等研发与应用,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秸秆综合利用率超88%,农膜回收率达到80%。
千钧重担在肩,化作砥砺前行动力。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在前瞻设计中把握走向,在运筹推进中彰显担当。
大平台、大活力:一股创新力量的汇聚
北纬18度,我国育种加代独一无二的战略宝地。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每年冬天,全国各地的育种科研人员都像候鸟一样汇聚到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地开展南繁育种工作,从作物育种历经驯化选育1.0、杂交育种2.0、分子育种3.0时代到如今分子设计育种4.0时代,正从理论变成现实,几代人只争朝夕的不懈努力,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了“硬核”支撑。
如今,“南繁硅谷”育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投入使用,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完成划定,超过70%农作物新品种经南繁孕育。
来到全球容量最大的作物“种子银行”——国家作物种质库,53万余份种质资源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种质资源是实现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基础。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林草、海洋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等“国之重器”的谋划和建设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源泉。据统计,国家级作物种质库(圃)每年服务各类育种创新主体超过1500个,展示具有利用潜力优异资源1.2万份。
“长期定位观测是基础中的基础。把观测站的试验安排好、数据监测好,持之以恒地观测和监测,积累大量宝贵的数据和资料,是实验站的职责所在。”湖南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张会民告诉记者,60年来祁阳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开创了我国农业领域野外观测实验站先河。截至目前,祁阳站拥有6个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积累超过3万份土壤样品、超过5000份植株样品,积累200万个观测研究数据。
“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类平台的金字塔尖,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就是要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从解决当前重大迫切需求和抢占未来制高点出发,努力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记者,以国家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类平台为“中坚”,国家和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类平台为“底座”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已日渐完善。
当前,国家还设有9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5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84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10个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多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产学研有机衔接的载体平台已成规模。
顺势而为,与时偕行。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部委陆续出台项目、财税、金融、保险等支持政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2023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显示,近年来涉农企业创新指数稳步提高,研发投入稳步增加。特别是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近两年立项的农作物、畜禽新品种培育任务由企业牵头的占70%以上。
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力量,应面向战略、面向产业、面向未来,紧盯国际之变、发展之变、科技之变,使科技创新“供给侧”同大国强农“需求侧”精准对接。科技的“根”扎得越深,“叶”才能更茂;“地”踩得越实,“天”才会更高。
大改革、大融合:一声时代号角的吹响
改革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1978年,“大包干”一石激起千层浪,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考察,明确提出“三权分置”,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更好用活土地经营权,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中国农业不断发展的必由大道,中国农村的进步来自改革,中国农民的福祉来自融合。斗转星移,时空变幻。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就科技、金融、数据理、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职能机构调整,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今,以改革促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再提升。
改革是个大合唱,笙箫齐鸣奏华章。各地“科研+推广”融合一体探索农业科技整体效能提升的新路径。浙江省组织省农科院与地市农科院成立联合实验室,构建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一体化的协作网络,深化“三农九方”科技协作项目,通过按需征集、揭榜挂帅、里程碑式考核等遴选机制,搭建从省级专家到基层农技人员、企业主体的联合攻关,实现省市县科技力量“集团军”作战。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厅院合作”,把县级农科所纳入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重点建设,形成“1(1个省级农科院)+11(11个地市级分院)+58(58个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三级联动农业科研推广新体系。河南省组建花生育种联合创新团队实现“七统一”,育种“研推用”一条龙有力支撑了区域产业发展。安徽、福建等省出台“公费农科生”培养政策,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
改革是场自我革命,也是换羽新生。全链条“技术+用户”融合一体取得了整体效能提升的新实效。江苏省成立科创投资集团,构建“小管办+大集团”双重运营模式,推动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深度融合,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邻居就是合作伙伴”的产业生态,促进邻里合作30余项。陕西省全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500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缩短了技术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加速最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力量重塑,催生新活力,锻造新利剑。今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面向未来,号角已经吹响,主攻已经开始,力量正在汇聚。
大培塑、大合作:一篇固本开新的华章
2019年9月29日,人民大会堂气氛庄重热烈。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今年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五年间,两位农业科学家获得最高国家荣誉,全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领袖心中,人才最重。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从一次次会议到一次次座谈,纵论人才建设,沉稳有力的声音回响在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耳畔。
稻菽千重,育于苗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迫切呼唤,一批深怀爱国之心、堪当时代重任的战略科学家、一批富有奉献精神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一批“三农”情怀深厚、创新潜力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一批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人才和“田秀才”“土专家”,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
“国际社会要以天下之利为利、以人民之心为心,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的核心。”202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讲话,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共谋发展。
真实亲诚,命运与共。目前,中国已与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与60多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农业科技对话机制,共享农业发展机遇。
中国杂交水稻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推动多国水稻产量从每公顷平均2吨提升到7.5吨;中国农业科学院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1000多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5.7万公顷,产量比当地品种提高20%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向非洲推广“华南5号”木薯,产量水平比当地品种高出4倍……
这一连串的数据,展示了中非农业合作的蓬勃开展和显著成效,从《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获悉,中国已向非洲派出500余名农业专家,培训近9000人次农业人才。截至去年底,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了玉米密植、蔬菜栽培、木薯快速繁育等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惠及100多万非洲小农户,有力支持非洲农业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数字农业日益成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新赛道。一方面,借助数字农业技术,东盟国家农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竞争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依托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马来西亚的咖啡、菲律宾的凤梨、缅甸的特色小吃等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走红”。
如今,一批批中国农业专家与东盟国家当地农民、农技工作者正携手努力,为推进农业绿色和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据报道,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相关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在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缅甸建设了5个境外农业试验站,共筛选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75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400万亩,为项目所在国培训农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
……
科技强农定航向,号角声声催人征。农业科技的浴火重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更是一次政治上的大检阅。全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和人民的深情注视下,正鏖战在广袤的国土、浩瀚的苍穹、遥远的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