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大农科院”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消息一出,在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内引发关注。
今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在各地谋划新一轮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湖南先行一步,制定出台“大农科院”改革总体方案,成为全省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破题之举。近日,记者前往湖南一探究竟。
迈出领先一步的为什么是湖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到湖南考察,对湖南“三农”工作作出多项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藏粮于技”,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建球表示,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予以推进。
“从接到改革任务,前往全国9省考察,到最终形成4个方面14条改革建议,历时3个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罗亚明告诉记者,此次湖南迅速形成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共识,与过往农业科技基础坚实、创新成果丰硕密不可分。
湖南是农业大省,素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四季分明、降雨丰富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中水稻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存栏数居全国第二。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5%,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保持在96%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南还有着良好的农业科技禀赋。这里创新平台云集,不仅有以“建设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种业实验室”为目标打造的岳麓山实验室,还有杂交水稻、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木本油料资源利用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种业研发创新平台。
这里人才科研实力突出,聚集了以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及邹学校、官春云等8位农业领域院士为代表的近4000名种业科研人员,建立起12个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省科技特派员数量达1.45万人,组建了超过120个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专家团队。
这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多元,除有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战略性、前瞻性技术攻关外,还有湖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担当基础科学研究主力军,更有隆平高科、中联重科、海利集团等国家重点企业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天时地利人和,湖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杂交水稻实现连续五轮高产跃升,单季最高亩产突破1200公斤;创建8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年产杂交水稻良种8000万公斤,占全国市场份额1/3以上;早熟油菜品种“沣油737”全国累计推广应用超2800万亩,连续9年推广面积位列全国第一;自主研发出轻型履带拖拉机、油茶采收机等41款适合南方丘陵山区的特色农机具。
“大农科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破题点在哪儿?
虽然改革总体方案以“大农科院”命名,但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湖南全省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一次破题之举。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表示,全省在改革议题上目光长远,姿态主动,就是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构建起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大农科院”改革究竟有何看点?从体制机制上,它试图理顺三组关系,即政府与科研机构的关系、省级和市州级农科院的关系以及省农科院与涉农企业的关系。
看点一,省农业农村厅统筹协调,省农科院统领科研资源。改革前,湖南省级层面的农业科研资源并未整合,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根据改革方案,省农业农村厅下属所有科研事业单位将与省农科院下属科研院所深度融合、优化重组,形成“大农科院”科研体系,省农科院则由省农业农村厅以“清单制”代管。
“一合一管后,双方职责更加清晰,也更聚焦主责主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刘晗介绍,这一调整还顺势打通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的通路,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效率。
看点二,省农科院与市州农科院所联动发展、协同创新。改革方案明确,省农科院重点组织农业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科技攻关,负责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市州农科院所则重点解决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省农科院通过和市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将市州农科院所建设成为省农科院的市州分院,统一进行科技业务指导,但市州农科院所仍保留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上的自主权。
湖南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宗锦涛表示,原来大家扎堆搞水稻研究,省里的专家下到基层做实验,经常能和市农科院的专家撞上,有时两方的实验田都在同一个村子里。长期以来,研究领域交叉、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创新效能。一统一分后,省里负责前端研发,市州来管地方实验,就能产生1+1>2的效果。“而像怀化市靖州县的杨梅特色产业,放在省里产业不算大,但对怀化市却很重要,这就要给地方农科院充分赋权,让他们聚焦产业技术的需求去解决问题。”
看点三,省农科院“牵手”农业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协作的联动机制。针对全国科研领域普遍存在的科技产业“两张皮”问题,改革方案提出,将由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资产重组,利用现有资源引进湖南现代农业集团、海利集团等涉农企业入驻,共同打造农业科技孵化产业园,为科技成果从前期试验,到中期熟化,再到后期生产提供全流程的保障。
“说得形象点儿,就是今后省里的农业龙头企业,都能在省农科院里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会有专人随时和科研人员对接需求,进行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刘晗说,通过科企合作机制的建立,省农科院与农业企业的协作将更加紧密,形成“企业出题、科研院所答题、市场判题”的良性联动,促进科技力量更有效地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如何能实现最大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而创新又靠什么驱动?从根本上讲,一定是人。改革必须想办法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组建起一支坚实的人才队伍。
在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课题上,“大农科院”改革也给出了一些解题思路。比如赋予省农科院更大的自主权,可在所属事业单位核定编制总量内根据工作需要自主调配岗位设置。又如,允许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对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水平予以适当倾斜。再如,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社会公共公益等人才实行分类评价。
“通过改革,我们希望科研人员能够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科技成果能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宗锦涛特别指出,此次改革将探索建立“大地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农民实用实惠评价、农业产业效益评价、农村生态环境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引导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大农科院”改革还在科研经费的稳定性资助方面着力,希望通过机制优化,改变以往稳定性资金与竞争性资金失衡的情况,提高稳定性资金投入比例,进而鼓励科研人员加强基础研究,进行自由探索。
作为推广农业科技的主力军,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青黄不接”、老化问题严重,“招人难、留人更难”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普遍。对此,湖南更早布局,从2019年起便在全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模式,5年来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输送人才1900余名。
9月7日,岳麓山实验室迎来了“新主人”——袁隆平院士生前所在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作为第一批科研团队正式入驻。今后,创新团队将在这里开展新一轮科研实验,并与后续即将入驻的20多个项目团队,以及200余名来自省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科研人员,围绕战略性重大水稻新品种培育研究等问题展开攻关。
而“大农科院”改革也已蓄势待发。据悉,湖南将按照既定改革方案,列出改革清单和时间表,握指成拳,整合资源,使农业科技资源更加集聚、科研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