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绿色校园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时间:2024-10-29 10:43:49 作者:倪好 徐达 来源:农民日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建设绿色校园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如今,我国部分高校已经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改善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广了环保技术,培养了一批环保领域的专业人才。绿色大学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在高校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更是高校在国家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中应该有的责任担当。
从理念认同到项目落地,建设绿色校园的关键是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奠定广大学子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为此,要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学科建设新维度,不断以研促学,推进绿色科技的发展,创造绿色科技,引领绿色文明。首先,学校要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其次,通过开设绿色发展通识教学课程,提升绿色教育实效。此外,学校应当积极举办绿色建设与环保活动,引导学生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承担起环保宣传的责任,引导校园师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同时,制定多学科交叉的绿色教学方案,进一步构建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绿色校园环境是绿色校园建设的第一步,绿色校园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校园文化的绿色转型。绿色校园建设不仅体现在表面的校园景观环境绿化,更在于从校园内涵建设上达到节能减排。同时,应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打造各具特色的绿色校园景观。校园规划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注重生态优先,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保护校园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绿色校园运行管理制度体系的运行与验证是确保绿色校园建设取得可持续成果的关键环节。当前,不少学校管理层对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视度较低,缺乏完整的绿色校园建设规划,因此校内各部门缺乏有效协调与联系,造成资源浪费,见效甚微。建立完善的绿色校园运行管理体系,需要设立绿色校园建设的相关部门和岗位,谋划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和权限,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确保绿色校园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提供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体化统辖绿色校园建设的突出问题,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奋斗的氛围。首先要夯实监测体系,形成项目推进“一站式”。对绿色校园各项管理措施和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定期对校园资源利用情况、环境质量、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学校监管部门与工作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其次制定标准操作和管理流程,形成运行管理“一套图”。制定详细的运行管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全面贯彻各项绿色措施,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最后完善评价机制,形成绿色发展“一条龙”。建设好绿色校园的运行与验证体系,组建绿色评价工作组,共同讨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建设工作,持续跟踪绿色项目的实施并开展评价工作。在绿色评价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依照绿色校园建设的评价标准,在对标阶段、评审阶段前后找出差距,着重抓好实施,以确保绿色校园的持续运行和不断提升。
(作者倪好单位系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作者徐达单位系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