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优先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4-11-12 10:39:53 作者:李宜轩 来源:农民日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将“原生态”基调贯穿海岸线生态修复过程始终,着力打造“阳光海岸绿道”,坚持把最优最美的海岸线留给人民,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以优美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
把宜居宜业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曾经是一对激烈碰撞的选择题,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干部政绩与民生福祉能不能实现有机统一,检验的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根本立场和为民情怀,考量的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绩观念和执政能力。日照是一座海滨城市,陆地面积5375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000平方公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海洋和生态。日照始终追求“生态立市”发展目标,在日照226公里的海岸线上,沿着最宝贵的45公里优质金沙滩建设阳光海岸绿道,将沿海沿线的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海洋公园、东夷小镇、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等13个景区以及8个沿海民俗村串珠成线,打造优美舒适的亲海休闲空间。
把人民群众新期待作为决策出发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过去的日照海岸线主要用于发展渔业捕捞和养殖,养殖业既是沿海渔民维持生计的手段,也是日照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渔业养殖及其资源开发比较粗放,加上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海岸线遭到围海养殖占用,曾经严重损害海滨生态环境。为把沿海最好的区域留给人民群众,日照市坚持保护性开发,确定了在万平口潟湖周围建设水上乐园和水上运动基地,清理附近的养殖池,拆除沿线占压沙滩、影响海滨自然风光的建筑物,打通了沿海岸线视觉走廊。在潟湖区域建设人工湿地,栽植兼具景观与净水作用的水生植物,推动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平衡,最终实现海洋融入城市、城海一体、陆海一体。“留白、植绿、还海”的理念,使得万平口景区成为市民休闲、游客游览的标志性区域,真正做到了还海、还滩、还景于民。
把民智民力作为推进落实的原动力。2019年,日照市在海岸线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建设阳光海岸绿道。在绿道建设决策过程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智于民,让市民参与工程项目规划和设计,共同为海岸线生态修复和绿道建设出谋划策。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在建设方式上,充分尊重科学、尊重群众意愿,将“原生态”基调贯穿始终,通过最小限度干扰、最大可能保护,把最美的海景留给未来。日照海洋美学馆,多年前曾是闲置荒废的沿海水产育苗厂,通过对原厂房加固修缮、改造提升并融入海洋科普元素,如今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绿道建设是多方协作的结果,是日照人民群众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把保护性开发作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最好的旅游资源、最大的发展优势。日照海岸线的生态修复和阳光海岸绿道的建成,让昔日的荒滩变美景,优化了市民游客亲海近海的休闲空间,为日照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厚植了巨大潜力。日照市借助修复完成的优质岸线资源,将休闲旅游需求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紧密结合,积极创新推出多元化的文旅体产品,将阳光海岸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实现了优美生态“点绿成金”。2023年日照接待国内游客5333万人次,同比增长66.5%;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22.9亿元。同时,巨大的文旅流量也促进了项目招引,一大批高品质文旅项目正在建设,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