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金融服务赋能乡村振兴水平
时间:2024-11-20 10:45:17 作者:董忠云 陈翼 来源:农民日报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金融服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产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也是金融业使命担当的内在要求。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发展周期长且涉及资源需求大,仅依靠乡村经营主体难以满足其发展要求。资本市场要发挥杠杆作用,吸引各方有效力量,共同参与产业振兴。加强对乡村产业的融资支持,助力涉农企业规模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要辐射地方经济,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改造,推动“三农”各要素资源的整合和提升。资本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最终目的是要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惠。资本市场要支持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农业产业领域,努力把农业建设成为富民产业。同时,要重视对企业利益分配机制的引导,考评产业主体惠民力度,对充分惠及农民的企业给予倾斜支持。资本市场在扶持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美丽乡村中,既要细致入微、体察民情企情,也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支持一批方向正、有质地、潜力足的建设力量。
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平衡。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兴农强农,既要处理好发展问题,也要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资本市场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要从全局出发,支持保障对农业强国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主体。从资本市场融资特征来说,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好的企业必然在融资上占有优势。当然,对于为农业、农村、农民创造经济价值的主体,资本市场必须予以支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对国家社会安全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对于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安全,尤其是对需要长期耐心资本的阵型企业,应当给予重点服务支持。
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平衡。涉农产业多是周期性行业,建设农业强国必然是在周期波动中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兴农强农。而资本市场天然带有短期逐利的特质,对企业的支持也往往伴随着周期性和长期性的干扰。对于周期性的影响,应当引导资本市场区分良性和非良性的周期亏损,对优质生产力给予必要支持。对于长期性的问题,需要通过更多制度和产品的创新,来让资本沉下心来,让风险和回报相匹配。
要处理好“主体与群体”的平衡。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取向是让乡村居民的生活富裕起来,资本服务产业主体最终是要惠及农民群体。农业产业主体的股权结构和利益分配差异很大,虽然都服务“三农”,但最终惠及农民群体的力度大不一样。资本市场要依靠服务好农业产业优质主体、支持建设农业强国。对于农民群体持股、股权分散的合作型企业,或能给予雇佣农民群体更具竞争力待遇的企业,资本市场应当给予适当考评和更多服务倾斜。
(作者董忠云系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作者陈翼系中航证券研究所农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