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有效途径
时间:2024-12-12 10:51:43 作者:韩秀华 来源:农民日报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向乡村的文化传播。在现代视听传播生态下,创新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方式可以更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和文化生产力,拉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电子传播改变了文化传播的传统模式,成为网络时代信息流的主要标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更能吸引公众关注,而在乡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品供给尚未能充分适应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创新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方式,更多更快地推出农民易于接受的传播载体,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在农民的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精神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赓续乡村文脉。
跨媒介改编让文学经典走入乡村百姓家。在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中,文学经典是诸多艺术门类的内容源头,跨媒介改编使得文学经典以新的形式发挥其应有的时代价值。近年来,一些文学经典成功改编为评书、舞台剧、影视剧等,文学故事通过现代化媒介符号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文学声音化、视频化和综艺化拓展了文学传播范围,使文学从书桌前的“阅读”转变为农民在茶余饭后就可以享受的“悦读”,让文学经典中的人物轻松“走进”农家院,成为农民熟悉的“朋友”。跨媒介改编让文学经典通过“跨屏”与农民“面对面”,带来更直接和可观的文化传播效应。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化时代到来,推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互助互利、共同繁荣。这种繁荣是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娱乐更高需求的结果,尤其是对广大农民而言,文学经典作品通过影视改编后,以农民更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文学作品通常是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来传达较为深刻的社会主题,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并通过仔细品味才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吸收。而影视剧作品具有对文学作品实施声像转译的功能,通过适合的方式把文学作品中深刻的社会主题以更直观的影像语言呈现出来,能够引起农民的观赏乐趣,在观赏中引领他们重温历史,感受时代变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活记忆,产生共情,在观赏的愉悦中领悟文学作品原著中的思想内涵。近年来,《人生之路》《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成功实现了从书本到电视剧的转换,变成以视听符号为载体的“无形之书”,成为农民在劳作之余追捧的电视节目,实现了文学与娱乐、文学与生活的共生共存。
电视文化栏目、文艺活动让传统文化以娱乐形式发挥教育引导功能。近年来,一些原创文化节目成为影视文艺发展的新景观,也成为对广大农民输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当文学故事与音乐、戏剧、舞蹈等文艺形态融合,当经典作品中的思想以对话、演绎、纪录等手段展示,文学也成为农民可以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文化。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源远流长,它不仅仅也不应该只是适用于学校教育。寓教于乐,通过娱乐和艺术的形式来实现文化教育的目标,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是更为适宜的一种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娱乐化的形式在乡村发挥教育作用,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一起感悟文化力量,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缩小城乡差距,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例如,《朗读者》《我在岛屿读书》《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都选择以文学经典内容为主要传播元素,以视听形式和沉浸式的传播形式弘扬文学经典中的故事和其中蕴含的精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于文学经典的理解难度,搭建起了文学经典与农民之间的桥梁,是农村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很成功的一种方式。
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让文化传播综艺化、沉浸化。随着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农民生活中现代化文化元素快速融入。除了电视节目,刷网络短视频、进快手直播间、微信视频对话聊天、追捧网络热播剧……新兴媒体渠道成为农民们接收外界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平台。对此,相关政府文化部门应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鼓励网络大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让网络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大舞台。此外,政府文化部门应加快利用网络媒体,为乡村特色文化传承搭建平台。受地域空间限制,一些乡村特色文化尤其是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缺少受众而面临传播困境和传承窘境。网络媒体的兴起,让一些非遗重新被激活。例如,秦腔、秧歌、豫剧、火把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短视频平台上引发关注。因此,各地可以组织开设网络视频平台的文化专栏,着力推广本地特色文化,引领更多非遗传承人在平台上发布非遗内容,挽救和壮大那些逐渐萧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
数字化浪潮汹涌来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于文化传播层面的关键效能,已然成为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抓手。伴随乡村文艺活动从萌芽走向蓬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进阶,农民群体投身其中的积极性与日俱增,文化自信也得以逐步夯实、彰显。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