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把式”到农技专家
时间:2024-12-19 09:57:40 作者:韩敏 来源: 衡水新闻网
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如何成长为农技专家?
日前,记者来到冀州区79岁的“庄稼医生”王玉根家中探寻答案。只见他家桌子上摆着一本厚厚的大相册,里面是各种报纸、证书和老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王玉根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非常热爱农业,想为大家伙儿做点事儿。”王玉根的这份热爱,一坚持就是数十年。他的人生经历,是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农民奋斗不息的缩影。
王玉根是冀州区周村镇人。1984年,他担任李张周村党支部书记时,发现乡亲们缺少种植技术。“大家的种子老化、化肥种类单一,对新农资接受度很低。”王玉根介绍,那时候乡亲们大多沿袭旧的劳作模式,劳作强度大且收入低。
一番调查研究之后,王玉根在周村镇政府领导下成立了农技站,为农民开展农技培训、田间技术指导,引导和带动农民调优结构、改良品种。
刚一开始,他就遇到了阻碍——农民们并不接受这种“新路数”。“我得先让自己变成专业人,农户才能信任咱。”为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学历不高的王玉根报名参加了省农广校培训班,学习专业的农技知识。经过坚持不懈学习,再加上农技人员的帮助,几年下来他已成为行家里手。
王玉根每年有200多天的时间在田间忙碌,查看庄稼长势、诊断病虫害、推广农技知识。发现作物“病情”,他亲自指导农户,且免费送药。每年他都会为近万户农民提供种子、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服务,与农民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及时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到户。
“久而久之,大家尝到了科学种田、节本增效的实惠,纷纷开始重视农技,遇到问题也会专门来找我,还给我封了个‘庄稼医生’的头衔嘞!”说起这段经历,王玉根非常自豪。
闯过一道关,又遇一险滩。王玉根介绍,农业技术日新月异,农户们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技站能提供的技术有限,急需新知识新技术的支撑。
这时,本身就爱读书看报的王玉根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创建学习渠道,让大家自己学知识,从而实现科学种田。
于是,他自费购买农技图书、订阅科技报纸,免费向群众发放。他还购买棉花、辣椒、玉米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光盘,为群众播放,通过多种形式,让群众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学到知识、掌握技术。在他的不断引导下,周村镇越来越多的农户搞起无公害辣椒示范种植。从示范配方到科学施用无公害农药,全部按科技光盘指导进行,辣椒产量逐年上升,农民收入也是节节攀高。
为了不断更新农技知识,王玉根坚持“走出去”,不仅到外地“取经”,还连续两年到中国农科院培训学习;同时坚持“引进来”,把“国字号”专家请到家乡手把手给乡亲们作指导。“我们不仅与省农科院合作,还请到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及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来分别指导无公害辣椒种植技术和种子培育研究。”
“有了新技术,又想着要新研究。”正说着,王玉根拿出了一摞国家专利证书。
“经过十多年的对比试验,我们研发出了辣椒专用肥。”王玉根介绍,经专业检测,这种专用肥与农民习惯性施肥相比,每亩可增产干辣椒100公斤;与其他复混肥相比,亩增产干辣椒25公斤,且抗病虫害效果明显。他还发明了一字型农药喷头和膜下喷药式多功能播种机。多功能播种机集喷药、播种、铺膜、覆土于一体,能节省种植成本,且可广泛用于花生、辣椒、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一位农技专家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明年,我还计划干三件大事——农业种植讲课、辣椒种植展览、农业农村相关报刊投稿。”这位老先生戴上眼镜,打开电脑,说起明年的计划,眼睛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