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进城 红火过年
时间:2025-01-16 09:24:43 作者:王雅鸣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这快过年了,宋书记他们咋老往外跑?”
“去衡水卖西红柿,挣了钱好给咱分红呀!”
“可不是,他们昨晚在大棚里摘果、装箱,忙活到10点半,今天装了满满两大车!”
1月14日上午,看着满载“全村希望”的车辆远去,武强县街关镇西宋村的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聊得火热。
听说宋勃他们到市区卖西红柿,记者也赶到他们摆摊的地方——丽景福苑小区门口。
这天,气温骤降,落叶和着狂风在街道上起舞。路上行人都裹紧了衣服,步履匆匆。上午11时,刚支上摊子的宋勃难免有些担忧:天太冷了,人们能停下来尝尝西红柿吗?
“这西红柿怎么卖?”没想到刚摆好摊,一个年轻人就被西红柿诱人的色泽吸引。
“草莓西红柿6斤装,酸甜可口;这边的8斤实惠装,炒菜汁水多,都是40元一箱。”宋勃忙答道,“这是碱地柿子,我们村集体种的,口感好营养丰富,您可以尝尝。”说着,他将一个通红的西红柿递到这人手中。
年轻人咬了一口,汁水爆出,红彤彤、肉嘟嘟的西红柿瓤露了出来。他咂摸咂摸味儿,点了点头说:“来一箱!”又把另一半儿西红柿塞进嘴里。
“滴”的一声,扫码、付款,第一笔货款落袋为安,小摊儿边围着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西红柿真好吃,快过年了,给孩子备上一箱。”“你们明天还来吗?要是再想买怎么联系呢?”“这种口感的西红柿在超市得卖到10块钱一斤,这儿还是挺划算的。”尝到西红柿好吃,顾客们纷纷询问。宋勃耐心地一一解答、介绍,不一会儿就卖出去十几箱。
这会儿再看宋勃,早就一扫摆摊时的担忧,嘴角压不住地往上翘。
卖货间隙,宋勃和记者聊起了他们种西红柿的缘由。西宋村的西红柿大棚2023年底才建成,今年1月份刚刚迎来第二茬丰收。
“以前,村里有好几块盐碱地。地块又小又分散,种不出什么名堂,只能荒着。看着让人心疼。”2021年,有多年经商经验的宋勃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回收了村里的闲散土地,部分土地出租增加集体收入,部分土地用于发展村集体产业,后者就包括宋勃说的这几块盐碱地。
盐碱地种庄稼长不好,如何才能“变废为宝”?通过咨询农业专家得知,碱地西红柿口感酸甜、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更符合当下人们高品质的需求。于是,宋勃他们整理了7亩盐碱地,建起了3座碱地西红柿大棚。“我们做了不少功课,根据头茬的受欢迎程度,确定和改进了种植品种。这一茬种的草莓西红柿、西宋一号、西宋二号3个品种口感和品相都特别好,产量预计有3万多斤,从现在收到正月,一定能过个红火年!”宋勃说着,目光灼灼。
建大棚投资不小,第一茬西红柿也没挣到钱,但他们对这一茬的收益信心十足:村干部数次到市里“探路”,看哪个小区人流量大、消费水平高,就和附近的果蔬店、商超谈长期供应精品果;创建“西宋村西红柿采摘群”,每天都让西红柿“亮亮相”,打响碱地西红柿品牌;偶尔摘到裂果、小果也绝不浪费,均以超低价格打包售出,让附近村民都尝尝“小时候西红柿的味道”。
“我们还有做直播的打算,与时俱进嘛。现在,正在对接咱本地的‘网红’呢!”宋勃一字一句地说着,仿佛下定了决心,要让这碱地西红柿“闯出个名堂”。
天色渐暗,宋勃返程前给负责大棚管理的宋春刚打了一通视频电话,告诉他80箱西红柿在市区被抢购一空,同时也得知大棚里当天也卖出了60箱西红柿……
视频里,整个大棚硕果满枝,一串串西红柿鲜红饱满,长势喜人。一侧的过道上,成箱的西红柿齐刷刷地摆作一排。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地采摘、装箱,为第二天的“番茄进城”做准备。每个人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想着要像这西红柿一样,红红火火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