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春灌 为农业生产“蓄能”
时间:2025-03-18 09:18:27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 杨雯 来源:衡水新闻网
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升,大地复苏,我市各地陆续拉开了春灌的序幕。
2月25日,河北省最大的地表水灌区石津灌区开闸放水,较去年提前一周启动春灌,覆盖我市的深州、武强、桃城等7个县市区,为下游农田及时“解渴”。据了解,今年全市春灌涉及农田面积515万亩,预计需水量3.1亿立方米。
为确保春灌顺利进行,我市提前谋划,科学调配水源。从市水利局获悉,2024年以来,全市治理支斗农毛渠2215公里,新建或恢复固定式泵站1164组,整治连通蓄水坑塘139座,整治主干河渠长度410公里,地表水灌溉面积增至514.5万亩。今年以来,已外调农业灌溉水2.11亿立方米。其中,引卫5600万立方米、滏东排河拦蓄3000万立方米、引黄3790万立方米、东线引江1215万立方米、石津灌区7537万立方米。
3月4日,深州市高古庄镇高赵圈村村民张学真正在用渠水浇地。看着清澈的渠水流入麦田,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有了这充足的水源,今年小麦丰收有希望了。”
深州市曾经是深层地下水超采区。近年来,深州市实施了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疏浚河道、连通水系、打通河渠末梢,让更多村庄的春灌不再用地下水,而是改用地表水灌溉,通过引调外来水,涵养地下水,推动地下水压采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地下水水位线明显回升。
据了解,2025年春灌期间,深州市将引调石津灌区水量超1.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57万亩,占灌区灌溉总面积的近50%。“十四五”期间,累计引调水源6.5亿立方米。
为提升春灌效率、效果并节约用水,全市各地积极推广智能化灌溉技术。
走进景县龙华镇志清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千亩成方连片的麦田里,只见伸缩式喷灌、指针式移动喷灌等多个节水灌溉设备正在有序运行,却不见农户忙碌的身影,一个个喷头自动喷洒出一条条水雾,如绵绵“春雨”般滋润着麦苗。
“这些灌溉设备只需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就能自动运行,一个人就能控制上千亩的农田灌溉,每亩可节水80立方米左右。”合作社负责人高磊对智能化灌溉技术赞不绝口。
在冀州区南午村镇东古头村,纵横交错的黑色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延伸至麦田深处。拥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土专家”王多存正在田间指导村民将氮、磷、钾等肥料按比例溶解于灌溉系统,实现浇水、施肥同步精准作业。
“过去施肥全凭经验,现在通过滴灌系统‘输液’,养分直达根系,小麦长得齐整壮实,预计每亩增产10%左右。”王多存算起了“科技账”。目前,冀州区已有1.5万亩农田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并通过示范点带动,努力让“节水增产、绿色高效”的发展理念写入广袤的冀州田野,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户实现“智慧范儿”的农田管理。
为保障春灌科学有序,我市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合理灌溉,实现丰收与节水双赢。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镇压锄划70万余亩,出动技术人员6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供电部门也加强了电网巡查维护,确保春灌期间电力供应稳定。
“以前春灌时总担心电力不足,感谢你们提前来检查线路,还帮我们调试水泵,用电真是既方便又放心,给我们春灌吃下了‘定心丸’!”3月10日,在饶阳县牛赵村的麦田里,正在用灌溉设备为麦田浇水的村民牛铁岭对前来服务走访的国网饶阳县供电公司员工高兴地说。清澈的水流在充足的电力驱动下,汩汩涌入麦田,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随着春灌期的到来,国网饶阳县供电公司提前安排,从强化供电保障、加强设备运维和延伸便民服务上做足“功课”,多举措保障农民春耕春灌用电无虞,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每年春耕春灌期间,我们都会组织人员多轮次对涉农变压器、配电线路等电力设施等进行巡视测温,密切关注电网运行状态,确保农民春灌用电安全可靠。”国网饶阳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葛浩说。他介绍,3月份以来,为确保冬小麦喝足“返青水”,国网饶阳县供电公司已开展春灌用电服务走访23次,帮助农民消除春灌用电隐患21处、解决农业生产用电难题15项、发放安全用电宣传材料600余份,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春耕春灌安全、方便、优质用电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