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深入田间变身农户“智囊团”
时间:2025-03-19 10:09:13 作者:王铮 来源:衡水新闻网
在武强县北代镇南平都村,一座不起眼的小院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业的面貌。这里,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试验田,更是村民们心中的“智囊团”——这就是高品质果蔬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由武强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自2024年成立以来,便以服务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引入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当地果蔬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小院依托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聚焦果蔬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阳春三月,阳光正好。走进科技小院,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空间布局。右手边房间是实验室和工作台,上面摆满了各种仪器,能够对土壤、水质以及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精准分析。
而在一旁的阳台上,则摆满了西兰花实验花盆,每个花盆上都标注着详细的种植时间和施肥信息。“这是我们现在的实验课题,主要是通过施用纳米硼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环境,提升西兰花产量。我们将西兰花分成5组,结合纳米硼、纳米六硼化镧、纳米硼和六硼化镧、普通硼砂并分别施用传统化肥量的20%和50%,观察各自的生长效果并详细记录。”驻村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柳欣怡介绍道,这些实验可以为当地的种植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优化种植方案奠定了基础。
在西兰花种植现场,来自附近的村民们正在忙碌着移栽西兰花。柳欣怡指着已经搭好的西兰花“小拱棚”说:“在定植10天后,会使用导师芮玉奎教授研发的木醋液水溶肥,以促进根系发育,抗菌杀虫,提高产量。”
对于种植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柳欣怡也会耐心地跟农户沟通并给予指导。柳欣怡看到西兰花种植户许亚刚的种植间距有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产量,便走上前去详细讲解西兰花种植的最佳行距与株距,以达到土地的最高利用率。“有了‘智囊团’,种地也变得容易了,从心底里感谢他们。”许亚刚高兴地说。
科技小院以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职业农民为目标,除了定期举办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外,小院还设立了“田间课堂”,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给村民实用的种植技巧和管理经验。
研究生在田间开展研究,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科技小院这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热情和信心,进一步助力果蔬种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