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扮靓“菜园子”
时间:2025-03-20 09:28:56 作者:张向南 来源:衡水新闻网
一台台自动化育苗播种机正全速运转,种植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摆盘、覆土、点种、运盘,技术管理员用平板电脑操控智能水肥喷灌系统……日前,走近位于饶阳县的河北致信数字育苗育种产业园,一个个高效智能的育苗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是订单育苗,这一个棚室大概100万株苗,等4月份出苗就运往外地。”产业园负责人魏方翠说,他们把传统的季节性育苗变成常年性育苗,为京津冀的蔬菜种植提供优质种苗,年育苗可达1.2亿株。
“种苗是农业的‘芯片’,必须从源头把控品质。”饶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兵顺表示,致信产业园填补了当地集约化育苗的空白,其引进的物联网设备和数字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等参数,并通过云端算法优化育苗环境,使种苗成活率提升至98%以上。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优质的种苗是果蔬高产的关键。
饶阳县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行动,挂牌成立全省首个高品质果蔬种业联盟,引导全县44家果蔬育苗基地繁育优良品种,规划建设10个万亩果蔬产业示范片区。
在五公镇南善村雅泽家庭农场的温室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上枝头,长势喜人,再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葡萄即可成熟采摘。
温室葡萄大规模成熟期大概在“五一”前后,为什么这里的葡萄能够早早上市呢?答案就在温室内的“空气能”增温系统里。雅泽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冲说:“用‘空气能’增温,棚室里的温度能比以前提高10度左右,葡萄成熟比大规模上市提前20多天,上市越早,价格越高。”
在用“空气能”增温的基础上,这里的温室还安装了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生长期和昼夜温差变化等因素,随时调整温度湿度,让整个种植管理过程更加精细。
作为“中国设施葡萄之乡”,饶阳县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11万亩,规模全国第一。饶阳县大力发展科技农业、高品质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先后建设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河北省设施葡萄试验示范中心等科研平台,大批果蔬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孵化转化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去根、去黄叶的白菜,通过清洗机、切菜机、甩干机等多道工序处理后,变成一袋袋包装精致的鲜切净菜,送往我市几家学校食堂……走进河北膳粮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蔬菜加工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与北京的一家果蔬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目前正在做前期市场调研,近期就能发往北京市场。”膳粮农业负责人腾红龙满怀信心地说,今年计划筹建新的生产线,争取让公司生产的更多净菜装进京津“菜篮子”。
围绕“农头工尾”“首尾衔接”,饶阳县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加快构建“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全链条发展格局。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果蔬”工程,启动饶阳县蔬菜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整合种苗、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等全产业链数据资源,打造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信息可视、远程可控的蔬菜全产业链监管服务平台。
不久前,冀饶农业有限公司饶阳县现代农业装备制造项目开工。“我们与全国1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并陆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地各建立100家线下形象店。”冀饶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泽忠介绍,新项目将依托云仓运营中心,进一步提升饶阳果蔬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
从“一棵好苗”到“一桌好菜”。饶阳县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智慧果蔬”产业链,一个规模大、品质优、链条全、装备先进、科技领先的全国放心果蔬生产供应基地正在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