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端”深耕细作发展好特色产业
时间:2025-03-26 09:56:02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考察调研时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这些年,总书记每到地方考察,特色产业一直是他关心的重点。去年6月,在提到宁夏的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时,他强调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去年9月,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的苹果基地里,他指出要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得更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就在这次来到丽江之前,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还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谆谆嘱托的背后,是总书记始终如一的理念: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目光回到总书记这次来到的云南——我国花卉主产区。近年来,我国花卉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鲜花逐渐成为装点生活的日常消费品,与此同时,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而每一朵鲜花的背后,都是一条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紧密地联结着育种企业、农户、经销商和物流企业等。这也是为什么总书记特别关注云南花卉产业,称其“前景广阔”。
这样前景广阔的特色产业,如何才能发展得更好?总书记强调“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全产业链”,不能简单理解为越多越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是分环节、有重点地深耕细作。
首先是种业端。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无论是何种特色产业,链条的起点都是种业。拿花卉产业来说,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市场占比不高。直观地看,如果每卖出一枝花就要付出相当数额的专利费,那么农户能从产业链上分享到的收益必然要打折扣。往深了说,品种是农产品最核心的差异化要素,关系着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所以,要想发展好特色产业,首先要从种子入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通过品种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其次是种植端。品种好,还要能种好。种植端是特色产业的“第一车间”,其技术应用深度、品质控制水平直接决定了产业链的竞争力与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在种植端深耕细作,既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在有限的土地里发掘更大的增收潜力;还要通过提升规模种植水平,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农民从产业发展中受益。
再看市场端。市场端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枢纽,是特色产业从“资源优势”到“经济价值”转化的最后一环。在市场端深耕细作,不仅仅是指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消费场景,向着深加工、产业链拓展和附加值提升的方向持续推进,还要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增加市场端与产业链上游的互动,提高特色产业的产品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着眼全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就要求各地在发展特色产业时,不能忘了农民这头,要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土特产”能扎扎实实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总书记强调“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用心良苦。
期待更多特色产业在全产业链深耕细作中不断发展壮大,转化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让幸福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