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师生变身农户“智囊团”
时间:2025-04-01 09:22:55 作者:中国农大师生变身农户“智囊团” 来源:衡水新闻网
在武强县北代镇南平都村,一座不起眼的小院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业的面貌。这里,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试验田,更是村民们心中的“智囊团”——这就是高品质果蔬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由武强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自2024年成立以来,便以服务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引入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当地果蔬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小院依托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聚焦果蔬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走进小院,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空间布局。右手边房间是实验室和工作台,上面摆满了各种仪器,能够对土壤、水质以及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精准分析。
而在一旁的阳台上,则摆满了西蓝花实验花盆,每个花盆上都标注着详细的施肥信息。“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实验课题,通过施用纳米硼优化传统化肥的施肥量,改善土壤环境,提升西蓝花产量。我们将西蓝花分成11组,结合纳米硼、纳米六硼化镧、纳米硼和六硼化镧、普通硼砂以及空白对照组并分别施用传统施肥量和传统化肥量的20%和50%,观察各自的生长效果并详细记录。”驻村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柳欣怡介绍,她是“芮玉奎教授课题组”中的一员,她与同学们开展的这些实验可以为当地的种植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优化种植方案奠定了基础。
3月31日,在南平都村西蓝花种植基地,柳欣怡指着已经搭好的西蓝花“小拱棚”说:“在定植10天后,会使用导师芮玉奎教授研发的木醋液水溶肥,以促进根系发育,抗菌杀虫,提高产量。”
对于种植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柳欣怡也会耐心地跟农户沟通并给予指导。前段时间种下的西蓝花现在已经进入幼苗期,因近日降温影响,部分幼苗出现白叶现象,种植户许亚刚很是担心。柳欣怡咨询过芮玉奎教授后告诉许亚刚:“西蓝花的白叶情况无法逆转,但只要植株的生长点未受损害,还可以继续生长,只是生长期会长一些。”听到这儿,许亚刚长舒了一口气。
“有了‘智囊团’,遇到困难也有了主心骨,从心底里感谢他们。”许亚刚高兴地说。
科技小院以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职业农民为目标,除了定期举办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外,小院还设立了“田间课堂”,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给村民实用的种植技巧和管理经验。
研究生在田间开展研究,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科技小院这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方式,极大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农业建设的热情和信心,进一步助力当地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