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更好拥抱智能化时代
时间:2025-04-17 09:23:50 作者:李琭璐 来源:农民日报
4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教育部与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深入解读,并介绍教育战线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落实《意见》的考虑。
《意见》总共分7个部分,共22条政策举措。分别从深入推进集成化方面、全面推进智能化方面、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要素过程、大力推进国际化方面以及健全教育数字化保障体系,筑牢教育数字化安全屏障和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作出了相关部署。
据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已将教育数字化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教育数字化是当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教育部表示,当前,教育仍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供给机制需完善、师生数字素养待提升、智能化效能未充分释放等问题。新阶段要立足经验,破解问题,就必须深入把握教育数字化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通过系统性改革释放发展动能,支撑教育现代化,“教育部将不断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更新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共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集中上线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帮助师生更好拥抱智能化时代。”
针对偏远山区和乡村薄弱学校数字化应用方面短板问题,开发应用指导示范课程,定制符合乡村学生学情的数字教育资源,开展靶向培训。同时,继续深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创新应用,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助力偏远山区和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
在提升教师能力方面,将加快建设智慧教研中心,构建起省、市、县、校4级贯通,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融合的智慧教研体系,盘活全省的教研资源,开展跨区域、跨层级的联动教研,缓解基层教研员数量不足、对课程教学改革支撑不够的问题。同时,将部署课堂教学的智能分析系统,伴随式采集教师课堂教学数据,支撑开展基于数据循证课例研讨、教师研修等活动,精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教育体系,为避免因技术代差加剧区域教育失衡,将全域布局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加快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